吞声是国恨,原不悔倾家
出处:《睦州道上,示新安穆秀才修玄》
清 · 钱澄之
屈指闽中路,瞻星去转赊。
古桥生石菌,细草结冰花。
绝岭惊人挂,空村怪鸟哗。
吞声是国恨,原不悔倾家!
古桥生石菌,细草结冰花。
绝岭惊人挂,空村怪鸟哗。
吞声是国恨,原不悔倾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闽中路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联“屈指闽中路,瞻星去转赊”以屈指计算路程起笔,表达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同时借瞻望星空暗示前路未知,充满变数。这种对未知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古桥生石菌,细草结冰花”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冷寂与荒凉。古桥上的石菌、细草上的冰花,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也暗喻了历史的痕迹和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岁月静好却又稍显凄凉的感觉。
颈联“绝岭惊人挂,空村怪鸟哗”进一步深化了旅途的孤寂与荒凉。绝岭之上,惊人的挂物,空荡的村落,怪鸟的喧哗,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恶劣,更寓意着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
尾联“吞声是国恨,原不悔倾家!”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个人牺牲的无悔。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个人的悲欢离合显得微不足道,而国家的兴衰才是最值得关切的问题。诗人以“吞声”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却依然坚定地表示“不悔倾家”,展现了高尚的爱国情怀和无私的牺牲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它不仅是一次个人旅程的记录,更是对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光辉的深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