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桂招何处,浮云出未还
出处:《得梁少仲书却寄》
明 · 区大相
书来传海客,知复在人寰。
问我为官意,输君得道闲。
晓疲金马直,夜倦石渠删。
芸阁迎风敞,松门待月攀。
怀铅消白日,采药炼红颜。
丛桂招何处,浮云出未还。
何时授丹诀,缩地访壶山。
问我为官意,输君得道闲。
晓疲金马直,夜倦石渠删。
芸阁迎风敞,松门待月攀。
怀铅消白日,采药炼红颜。
丛桂招何处,浮云出未还。
何时授丹诀,缩地访壶山。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的《得梁少仲书却寄》。诗中描绘了诗人收到友人梁少仲的书信后,回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首联“书来传海客,知复在人寰”,以“海客”比喻远方的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可能身处遥远的地方。接着“问我为官意,输君得道闲”一句,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不满,认为与朋友的自由自在相比,自己的官场生活过于忙碌和束缚。
颔联“晓疲金马直,夜倦石渠删”描绘了诗人白天在金马门值勤,夜晚在石渠馆工作的情景,通过“晓疲”、“夜倦”表达了工作的劳累与疲惫。颈联“芸阁迎风敞,松门待月攀”则转而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诗人想象着在清风徐徐的芸阁中读书,在月光皎洁的松门下散步,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尾联“怀铅消白日,采药炼红颜”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丛桂招何处,浮云出未还”则以“丛桂”象征隐逸的生活,“浮云”比喻世事变幻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何时授丹诀,缩地访壶山”则是诗人对获得仙术、实现自由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