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有前箸,借尔辨如神
出处:《送苏山人谒张司马》
明 · 王世贞
蹭蹬霜毛益,彷徨一刺陈。
自怜侯白口,不救范丹贫。
老作钱唐梦,寒思黍谷春。
留侯有前箸,借尔辨如神。
自怜侯白口,不救范丹贫。
老作钱唐梦,寒思黍谷春。
留侯有前箸,借尔辨如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送苏山人谒张司马(其二)》。诗中描绘了苏山人求见张司马时的境遇与心境,以及诗人对苏山人的同情与期望。
首句“蹭蹬霜毛益”,形象地描绘了苏山人年岁已高,白发更多,暗示其人生道路坎坷。接着“彷徨一刺陈”一句,通过“彷徨”和“一刺陈”(可能是指携带的一根长矛或类似的武器),表现了苏山人在求见张司马时的不安与犹豫。
“自怜侯白口,不救范丹贫”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苏山人对自己才能的自省,以及对改变自身贫困命运的无奈。侯白和范丹都是历史上以才学闻名的人物,但并未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里诗人以此来表达对苏山人的同情。
“老作钱唐梦,寒思黍谷春”则进一步描绘了苏山人虽然年老,但仍怀揣希望,梦想着在钱塘江畔实现自己的抱负,同时在寒冷的季节里,心中仍憧憬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留侯有前箸,借尔辨如神”引用了汉初名臣张良的故事,张良曾用前箸(筷子)为刘邦出谋划策。诗人希望苏山人能够像张良一样,凭借智慧和才华,帮助张司马解决难题,实现自己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山人求见张司马过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境遇的同情,以及对他能够凭借智慧改变命运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