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邵州,青灯萃儒帢
出处:《送鲍子寿宝庆教授》
宋末元初 · 方回
吾闻陈后山,两为彭城教。
先生新安人,历岁董卿□。
□□晚颍州,日与坡老乐。
君今实似之,往食邵阳稍。
□□□□□,□□□□□。
吾闻徐孝节,教授家山阳。
其名闻于朝,其行高□□。
□□大书之,特褒宣德郎。
君今讵止此,即日鹓鹭行。
□□□□□,□□□□□。
戊午秋七月,予泛洞庭湖。
君山朝欲曙,武口日未□。
□□怒蛟龙,忠信堪支吾。
君胸有所挟,浮湘吊苍梧。
□□□□□,□□□□□。
长沙十二县,东西湘江夹。
君才岳麓高,君心洞庭□。
□□古邵州,青灯萃儒帢。
循循善诱人,不必剑□□。
君往隶邵学,近接濂翁州。
君居长徽学,晦翁之故丘。
颜曾思生鲁,孟子生于邹。
君其邹鲁人,天畀邹鲁游。
先生新安人,历岁董卿□。
□□晚颍州,日与坡老乐。
君今实似之,往食邵阳稍。
□□□□□,□□□□□。
吾闻徐孝节,教授家山阳。
其名闻于朝,其行高□□。
□□大书之,特褒宣德郎。
君今讵止此,即日鹓鹭行。
□□□□□,□□□□□。
戊午秋七月,予泛洞庭湖。
君山朝欲曙,武口日未□。
□□怒蛟龙,忠信堪支吾。
君胸有所挟,浮湘吊苍梧。
□□□□□,□□□□□。
长沙十二县,东西湘江夹。
君才岳麓高,君心洞庭□。
□□古邵州,青灯萃儒帢。
循循善诱人,不必剑□□。
君往隶邵学,近接濂翁州。
君居长徽学,晦翁之故丘。
颜曾思生鲁,孟子生于邹。
君其邹鲁人,天畀邹鲁游。
拼音版原文
□□
□□□□□,□□□□□。
□□
□□□□□,□□□□□。
□□
□□□□□,□□□□□。
□□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学问和品德的赞赏以及对其离去的不舍。诗中通过多处地名和人物典故,描绘了一位学者或教授的高洁形象和深厚学养。
开头两句“吾闻陈后山,两为彭城教”直接点出朋友曾在陈后山和彭城担任教学之职,显示其学问之渊博。紧接着,“先生新安人,历岁董卿□”则进一步介绍了这位先生的家乡和他对古代女诗人董卿的研究。
中间部分通过“吾闻徐孝节,教授家山阳”等句,再次强化了朋友在学术上的造诣以及其德行的高尚。特别是“其名闻于朝,其行高□□”一句,更是表明朋友的声望已传至朝廷,品行高洁,令人敬仰。
结尾部分则是在描写诗人与朋友告别的情景,“戊午秋七月,予泛洞庭湖。君山朝欲曙,武口日未□”等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古人文人的情操和学养,是一篇颇具古风的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