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肠断帝乡遥望日,节旄零落汉家臣全文

肠断帝乡遥望日,节旄零落汉家臣

出处:《读苏属国传
唐 · 陈羽
天山西北居延海,沙塞重重不见春。
肠断帝乡遥望日,节旄零落汉家臣

拼音版原文

tiānshān西běiyánhǎishāsāizhòngzhòngjiànchūn

chángduànxiāngyáowàngjiémáolíngluòhànjiāchén

注释

天山:中国西部的山脉,这里指边疆地区。
居延海:古代湖泊,位于今内蒙古和甘肃交界处。
沙塞:沙漠中的要塞或防线。
春:象征生机与希望,这里指正常的生活和繁荣。
帝乡:对京都或朝廷的称呼,这里指长安或洛阳。
节旄:古代使者或官员出行时所持的旌旗,象征权力和使命。
汉家臣:指隶属于汉朝的官员或将领。

翻译

天山西北的居延海,被层层沙漠封锁,春天难以寻觅。
思念故都心如刀割,遥望着远方的朝廷,只见节旄零落,汉家臣子的忠诚凋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与孤寂之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远方帝都的思念,以及对汉家将士的哀愍。

"天山西北居延海,沙塞重重不见春。" 这两句设定了诗歌的情境,居延海位于古代中国与北方游牧民族接触频繁的地带,那里多沙漠,春意难现。此景象通过“沙塞重重”的反复强调,更显得荒凉而又闭塞。

"肠断帝乡遥望日,节旄零落汉家臣。" 这两句则转向诗人的情感表达。“肠断”形容思念之痛切,“帝乡”指的是远方的都城,诗人在这荒凉之地,对着太阳(古代常用“日”代指皇帝)遥望,却只能感到无尽的哀愁。而“节旄”是古代武官佩戴的一种装饰物,它的“零落”象征着汉家将士的凋敝与不振,反映出诗人对于边塞军人的悲悯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国家和英雄将士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于边疆命运的无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