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纵有是师无是士,闻者一笑或掩耳全文

纵有是师无是士,闻者一笑或掩耳

宋 · 王洋
惟古于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见微旨。
唇舌齿喉母生子,清浊重轻毛发比。
古者八岁方毁齿,小学师承方肄此。
时及春秋循一轨,台舆亦知窥阃垒。
齐人谋莒本秘诡,登楼密语不敢指。
两唇含合不哆侈,见者能知岂徒尔。
后人学疏忽源委,传会流俗兼下里。
庚辰吴入记前史,郢永遂令齐亥豕。
少知长老习步跬,红绿谁能辨朱紫。
纵有是师无是士,闻者一笑或掩耳
我年六十老书几,仿佛声形多取似。
目前趋过或但已,翻覆讨论徒累累。
方侯大梁旧冠履,结发儒衣长槐市。
发愤编摩贪寸晷,索摘真能穷骨髓。
持以告人遭诋毁,方侯持心直如矢。
尊吾所闻宁转徙,若不我从知已矣。
我留龟溪同梵庋,膻莸偶幸亲兰芷。
时论古意自鞭箠,不觉此心思奋起。
乃知古学惟审是,晚乃纷纭听华绮。
考永声律究终始,纵不有疑心固喜。
要好谁云不传纸,革误锄疑云糠秕。
欲障东流归海水,识路直须行不已,靖节琴中有宫徵。

拼音版原文

wéiwéncángmiàoránzhīyīnjiànwēizhǐ

chúnshé齿chǐhóushēngqīngzhuózhòngqīngmáo

zhěsuìfānghuǐ齿chǐxiǎoxuéshīchéngfāng

shíchūnqiūxúnguǐtáixīngzhīkuīkǔnlěi

rénmóuběnguǐdēnglóugǎnzhǐ

liǎngchúnhánduōchǐjiànzhěnéngzhīěr

hòurénxuéshūyuánwěichuánhuìliújiānxià

gēngchángrénqiánshǐyǐngyǒngsuìlìnghàishǐ

shǎozhīchánglǎokuǐhóng绿shuínéngbiànzhū

zòngyǒushìshīshìshìwénzhěxiàohuòyǎněr

niánliùshílǎoshū仿fǎngshēngxíngduō

qiánguòhuòdànfāntǎolùnlèilèi

fānghóuliángjiùguānjiéchánghuáishì

fènbiāntāncùnguǐ
suǒzhāizhēnnéngqióngsuǐ

chígàorénzāohuǐ
fānghóuchíxīnzhíshǐ

zūnsuǒwénníngzhuǎnruòcóngzhī

liúguītóngfànguǐshānyóuǒuxìngqīnlánzhǐ

shílùnbiānchuíjuéxīnfèn

nǎizhīxuéwéishěnshìwǎnnǎifēnyúntīnghuá

kǎoyǒngshēngjiūzhōngshǐzòngyǒuxīn

yàohǎoshuíyúnchuánzhǐchúyúnkāng

zhàngdōngliúguīhǎishuǐshízhíxíng

jìngjiéqínzhōngyǒugōngzhǐ

注释

妙理:深奥的道理。
微旨:隐微的意图。
毁齿:换牙。
小学:基础教育。
轨:规则。
窥阃垒:暗中观察。
秘诡:秘密而狡猾的计谋。
宫徵:音乐中的两个基本音调。

翻译

古代文字深藏玄机,自然之音蕴含深意。
口唇、牙齿、喉咙如同父母生育孩子,清音浊音、重音轻音如同毛发对比。
古人八岁时开始换牙,学习基础教育就涉及这些。
春秋时期遵循同一规则,连车驾也知道学习这些。
齐人密谋攻莒国,登楼交谈谨慎不指明。
双唇闭合不张狂,观者一看就能明白,岂止于此。
后人学习浅薄,流传的习俗杂乱无章。
庚辰年间吴地记载历史,郢永事件混淆了是非。
年幼无知到年长,分辨红绿都难,何谈朱紫。
即使有良师,却没有贤士,听到的人要么一笑置之,要么捂耳不听。
我六十岁,对书籍略有了解,声音和形象多有相似。
眼前走过,有时仅略知一二,反复讨论却徒劳无功。
方侯在大梁时,曾是学者,常在槐市读书。
他发愤编纂学问,抓紧每一分时光,深入探究事物本质。
他的著作被人诋毁,但他心志坚定如箭。
尊重我的观点,哪怕迁徙改变,否则就表明你不理解。
我留在龟溪,与佛经共处,偶尔亲近芬芳的兰芷。
时代评论古人的思想,自我鞭策,激发了我的思考。
由此认识到,古学贵在审慎,晚年才听闻华丽浮夸。
研究音韵规律,探究始终,即使无疑惑也心怀喜悦。
追求知识,何需纸上流传,纠正错误,去除疑惑,如糠秕般剔除。
想要阻挡东流,使之回归大海,必须不断前行,就像靖节先生的琴音中包含宫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王洋的作品,题为《以校正字学还方智善作诗赠之》。诗中展示了作者对古文学习和传承的重视,以及对于语言文字的精确与纯粹的追求。

"惟古于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见微旨。"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认为古代文献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而这些道理通过语言和声音得以展现出来。

"唇舌齿喉母生子,清浊重轻毛发比。"

这里强调了语言发音的复杂性,以及对音节清晰与否的敏感度,比喻于头发丝毫之细微。

"古者八岁方毁齿,小学师承方肄此。"

这两句提到了古代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早期教育,以及这种传统的重要性。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古文的尊崇和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于文学修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细腻描绘语言文字的艺术与科学,王洋强调了正确学习和使用汉字的重要性,以及这种努力对于保持文化纯粹性的意义。这首诗是对古代文艺精髓的一种颂扬,同时也是对后世学者的一种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