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慈湖,拜象山,不见了翁愧程氏
出处:《行路易送陈晟谋仕》
宋 · 陈著
行路易,行路易,方寸中閒是天地。
诗书能生万里翼,一出门外风云起。
彼水马儿如江河,彼醯鸡辈知瓮耳。
汝今此行有足行,我为之喜非徒喜。
先生在前充安公,后学在侧太初子。
如舟顺流帆佐使,如辕欲南车有指。
有文举表人已羡,入夫子门谁敢议。
机会来时非偶然,功名发轫斯可矣。
岂知我,犹望汝,谦以养高勿自高,虚以求是勿自是。
觅慈湖,拜象山,不见了翁愧程氏。
终为巍巍大儒宗,可是录录常流士。
自顾衰景薄下舂,聊写苦语累行李。
行路易,行路易,易处有难从此始,试深思之有馀味。
诗书能生万里翼,一出门外风云起。
彼水马儿如江河,彼醯鸡辈知瓮耳。
汝今此行有足行,我为之喜非徒喜。
先生在前充安公,后学在侧太初子。
如舟顺流帆佐使,如辕欲南车有指。
有文举表人已羡,入夫子门谁敢议。
机会来时非偶然,功名发轫斯可矣。
岂知我,犹望汝,谦以养高勿自高,虚以求是勿自是。
觅慈湖,拜象山,不见了翁愧程氏。
终为巍巍大儒宗,可是录录常流士。
自顾衰景薄下舂,聊写苦语累行李。
行路易,行路易,易处有难从此始,试深思之有馀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方寸:形容内心。万里翼:比喻远大的志向。
风云起:比喻世事变化。
水马:比喻微不足道的人。
醯鸡: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足行:足以自豪的行为。
安公:指有德行的长者。
太初子:比喻初学者。
帆佐使:比喻辅助的力量。
慈湖:地名,可能指学问渊源。
象山:地名,可能指学术流派。
翁愧程氏:可能指对前辈的敬仰和愧疚。
录录:形容平凡。
衰景:衰老的景象。
下舂:比喻晚年时光。
行李:这里指诗文。
翻译
行走轻松,行走轻松,心中有天地宽广。读书能展翅千里,一旦出门,风云变幻。
那些小人物如江河中的水马,醋坛里的醯鸡只知局限。
你这次出行,足以为傲,我为此欣喜,并非仅是表面的欢喜。
先生走在前面,如同安定的公仆,后辈在侧,如太初的学子。
如同船顺流而行,风帆助航,如同驾车向南,有明确的方向。
有文采的人已令人羡慕,进入孔子之门,谁还敢妄议。
良机来临并非偶然,功成名就,此刻正当其时。
岂料我,仍期待你,谦逊以提升自我,虚心以探求真理。
寻找慈湖,拜谒象山,不见先贤,我深感惭愧。
终将成为伟大的儒家宗师,还是平凡的常流之士。
自感年华老去,写下这些苦言,附于行囊。
行走轻松,行走轻松,看似容易实则困难,深思其中,回味无穷。
鉴赏
这首宋诗《行路易送陈晟谋仕》是陈著所作,表达了对朋友陈晟出仕之路的期许与告诫。诗中以“行路易”开篇,强调了行动的便捷,但同时也提醒陈晟要在内心保持宽广的天地,即诗书学问的滋养。诗人鼓励陈晟凭借诗书的力量展翅飞翔,暗示他将面临风云变幻的外部世界。
接着,诗人将陈比作江河中的水马,意指其才华横溢,又以醋瓶里的醯鸡比喻那些目光短浅之人,提醒陈要眼界开阔。诗人对陈的出仕充满期待,认为他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应对未来的挑战。
诗中提到“先生”和“后学”,象征着陈在学术上的地位和潜力,以及他将追随的师道传统。诗人鼓励陈像船顺流而行,有目标有方向,同时赞誉他的文章才华,暗示他将在学术界取得成就。
然而,诗人也告诫陈要谦虚谨慎,避免自满和固执己见,提倡学习慈湖、象山等大师的品格。最后,诗人以自己的衰老之景感叹时光流逝,但仍不忘提点陈,希望他在仕途上步步高升,成为大儒典范,而非平庸之辈。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有激励,又有教诲,富有哲理,体现了送别诗常见的寓意深远和关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