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昔吴都彦,挥翰藻思披
出处:《读李献吉何仲默徐昌谷三子诗》
明 · 王世贞
伊昔吴都彦,挥翰藻思披。
珊瑚间木难,粉黛映参差。
岂乏妖丽观,适志良以稀。
奕奕昌谷生,中道起其微。
青天荡胸表,白日行须眉。
秋鸢搏羊角,夏雨结虹霓。
泠泠松泉响,濯濯芙蓉姿。
当其所得意,直与作者期。
为郎叹寂寞,短年悲奄遗。
匪但一世隘,终焉造化疑。
贞也乡之人,瓣香夙所私。
广陵怅云绝,山水欣自知。
要令千岁后,更奏金兰辞。
珊瑚间木难,粉黛映参差。
岂乏妖丽观,适志良以稀。
奕奕昌谷生,中道起其微。
青天荡胸表,白日行须眉。
秋鸢搏羊角,夏雨结虹霓。
泠泠松泉响,濯濯芙蓉姿。
当其所得意,直与作者期。
为郎叹寂寞,短年悲奄遗。
匪但一世隘,终焉造化疑。
贞也乡之人,瓣香夙所私。
广陵怅云绝,山水欣自知。
要令千岁后,更奏金兰辞。
鉴赏
这首明代王世贞的诗《读李献吉何仲默徐昌谷三子诗(其三)》通过对三位诗人李献吉、何仲默和徐昌谷的赞誉,展现了他们卓越的才情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首先提及吴都才子的风采,他们的笔墨如同珊瑚般瑰丽,又如粉黛般细腻,作品中充满了异彩纷呈的意象。诗人赞美他们的作品富有魅力,虽然罕见,却能深深打动人心。
接着,诗人将徐昌谷比作“奕奕昌谷生”,他的才华在逐渐展现中愈发耀眼,如同青天开阔了他的胸襟,白日赋予了他鲜明的形象。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如秋鸢搏击羊角,夏雨编织彩虹,描绘出他们作品的力度与色彩。松泉的泠泠声和芙蓉的濯濯姿态,进一步烘托出他们的诗意境界。
然而,诗人也为他们的早逝感到惋惜,感叹他们的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甚至让造物主都为之疑惑。他对李献吉、何仲默和徐昌谷的敬仰之情,如同乡人对贞洁之人的膜拜,对他们作品的热爱始终如一。尽管他们已离世,但诗人期待他们的精神和诗歌能在千年后继续流传,如同金兰之交,永载史册。
整体而言,这首诗是对三位诗人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中文学遗产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