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幸承歌颂末,长奉属车尘全文

幸承歌颂末,长奉属车尘

出处:《荐福寺应制
唐 · 萧至忠
地灵传景福,天驾俨钩陈。
佳哉藩邸旧,赫矣梵宫新。
香塔鱼山下,禅堂雁水滨。
珠幡映白日,镜殿写青春。
甚欢延故吏,大觉拯生人。
幸承歌颂末,长奉属车尘

注释

地灵:大地的灵秀之气。
传:传递。
景福:吉祥的福祉。
天驾:天帝的仪仗。
俨:整齐有序。
钩陈:古代星宿名,象征天帝的仪仗。
佳哉:好啊。
藩邸:藩王的府邸。
赫矣:显赫。
梵宫:佛教寺庙。
香塔:供奉香火的佛塔。
鱼山:地名。
禅堂:修行的禅房。
雁水:雁栖息的水域。
珠幡:装饰有珠子的幡。
白日:白天。
镜殿:明亮如镜的宫殿。
写:描绘。
甚欢:非常高兴。
延:款待。
故吏:过去的官员。
大觉:大彻大悟。
拯:拯救。
生人:世人。
歌颂:赞美。
末:尾声。
长奉:长久地侍奉。
属车尘:追随者的车马尘埃。

翻译

大地灵气传递着吉祥的福祉,苍穹如天帝的仪仗排列有序。
美好的藩邸旧时就显赫,辉煌的新梵宫更是令人惊叹。
香烟缭绕在鱼山下的佛塔,禅堂静立在雁水之畔。
宝珠般的幡影映照着白昼,明镜般的殿堂书写着青春的活力。
他非常高兴地款待旧部,大彻大悟地拯救众生。
有幸在赞歌的尾声受到赞誉,长久地追随在您的车驾之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祥和美好的景象,通过对荐福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佛法与自然之美的赞美。开篇“地灵传景福,天驾俨钩陈”两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佛教圣地图,"地灵"暗指佛教中的神异力量,而"天驾"则象征着佛陀乘坐的天车,整体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佳哉藩邸旧,赫矣梵宫新"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旧有的藩篱与新的梵宫,表达了对荐福寺历史悠久而又焕然一新的赞叹。这里的"藩邸"指的是古老的围墙,而"梵宫"则是佛教寺院的美称,展现了诗人对这座古寺的敬仰。

接下来的"香塔鱼山下,禅堂雁水滨"两句,则具体描绘了荐福寺内的景致。"香塔"可能指的是寺中供奉佛骨或其他圣物的塔庙,而"鱼山"则是对自然山峦的委婉称呼,"禅堂雁水滨"则勾勒出僧侣修行之所与清澈河流相依的和谐景象。

诗人在"珠幡映白日,镜殿写青春"两句中,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珠光璀璨的幡布与明媚的白日相对比,同时将晶莹剔透的镜面与年轻之人的青春美好进行联想,通过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强调了荐福寺内外兼修、物质精神双重丰富。

"甚欢延故吏,大觉拯生人"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救渡众生的喜悦之情。"故吏"可能指的是曾在寺中供职的僧侣,而"大觉"则是对佛陀的大彻大悟之称,"拯生人"强调了佛教救赎世人的宗旨。

最后的"幸承歌颂末,长奉属车尘"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继续传承佛法与赞美佛寺文化的庆幸,并愿意长久地追随这股圣洁的精神之路。"歌颂末"可能是指对荐福寺历史文化的赞扬,而"长奉属车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永远跟随这股精神潮流的决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荐福寺内外景致的描绘,以及对佛教文化与救赎之道的赞美,展现了一幅充满祥和气息、庄严肃穆的宗教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