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思遇合亦偶尔,世间万事皆如此
石钟有记留兹山,寥寥千载知音寡。
我来倚棹彭蠡傍,连朝风逆阻帆樯。
探奇吊古寻苏迹,轻舠霄日归云房。
巨灵雕锼役鬼斧,嵯岈谲怪张龙虎。
回光倒影浸玻璃,雪窦风扃互吞吐。
窾坎镗鎝若有声,鲛宫隐隐大镛鸣。
瀛箫冯鼓纷相续,洞庭张乐拟韶韺。
元也水经语不尽,渤乎聆音未深辨。
一从坡仙更品题,山水文章同不泯。
鲰生好古志每勤,蹉跎念载营朝昏。
天时人事始相值,胜游千古追龙门。
因思遇合亦偶尔,世间万事皆如此。
曾闻海外多奇珍,何必苏钟与韩鼓。
是非悠悠且莫谈,寄谢坡仙怀二子。
鉴赏
此诗《游石钟山》由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月夜乘舟至石钟山的经历,以及对历史人物苏轼的追忆和对自然景观的赞叹。
首句“坡仙自昔好奇者”,点出苏轼对石钟山的好奇与探索,引出后文对苏轼遗迹的追寻。接着“月夜乘舟绝壁下”描绘了夜晚乘船至山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
“石钟有记留兹山,寥寥千载知音寡”表达了石钟山的历史悠久和稀少的知音,凸显其独特魅力。随后,“我来倚棹彭蠡傍”则转述了诗人自己的探访经历,通过“连朝风逆阻帆樯”描绘了旅程中的艰难与挑战。
“探奇吊古寻苏迹,轻舠霄日归云房”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双重探索,以及对苏轼足迹的追寻。接下来的“巨灵雕锼役鬼斧,嵯岈谲怪张龙虎”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石钟山的雄伟壮观。
“回光倒影浸玻璃,雪窦风扃互吞吐”则以细腻之笔,描绘了山中光影交错、风声与水流相互交织的景象,展现出石钟山的动态美。最后,“窾坎镗鎝若有声,鲛宫隐隐大镛鸣”、“瀛箫冯鼓纷相续,洞庭张乐拟韶韺”等句,进一步渲染了山中自然之声与人文之美的和谐共存。
“元也水经语不尽,渤乎聆音未深辨”表达了对石钟山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其内涵的无限探索欲望。结尾“一从坡仙更品题,山水文章同不泯”强调了苏轼对石钟山的评价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山水文章的永恒价值。
“鲰生好古志每勤,蹉跎念载营朝昏”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天时人事始相值,胜游千古追龙门”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历史名胜的向往。
“因思遇合亦偶尔,世间万事皆如此”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思考,以及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理解。“曾闻海外多奇珍,何必苏钟与韩鼓”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奇珍的欣赏,以及对本土文化价值的肯定。
“是非悠悠且莫谈,寄谢坡仙怀二子”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意,以及对自身情感的寄托。整首诗通过对石钟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