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絮补破襦,生薪续微火
出处:《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十首 其二》
宋 · 陆游
旧絮补破襦,生薪续微火。
茕孤有冻死,自视亦已过。
邻翁冒风雪,斗酒持饮我。
尖团擘霜蟹,丹漆饤山果。
欣然共笑语,何止宽寒饿。
布被拥更阑,招魂不须些。
茕孤有冻死,自视亦已过。
邻翁冒风雪,斗酒持饮我。
尖团擘霜蟹,丹漆饤山果。
欣然共笑语,何止宽寒饿。
布被拥更阑,招魂不须些。
注释
旧絮:旧棉花。补:修补。
破襦:破烂短衣。
茕孤:孤独。
冻死:冻僵。
过:过分,凄惨。
邻翁:邻居老人。
冒风雪:顶风冒雪。
斗酒:一壶酒。
尖团:蟹肉。
擘:掰开。
霜蟹:冰蟹。
丹漆:红漆。
饤:摆放。
山果:山上的水果。
欣然:愉快地。
宽寒饿:缓解饥饿和寒冷。
更阑:深夜。
招魂:召唤亡魂。
不须:无需。
翻译
用旧棉花修补破烂的短衣,燃薪续燃微弱的火苗。孤独的人怕冷得要冻死,觉得自己已经很凄惨。
邻居老人顶风冒雪,送来一壶酒给我。
他分给我鲜美的蟹肉和红漆盘子里的山果。
我们愉快地交谈,岂止是缓解饥饿和寒冷。
棉被拥着我直到深夜,无需再召唤亡魂来取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题为《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十首(其二)》。诗中描述了诗人看到一位贫苦之人以旧絮修补破衣,用生柴维持微弱的火光,生活艰辛。他感叹自己虽然处境不佳,但比起这位孤独的人还算过得去。邻居老人不顾风雪,送来酒食,包括分给他霜中的螃蟹和山果,这让他感到温暖与欢乐。他们一起笑谈,食物虽简陋,却足以驱散寒冷和饥饿。诗人最后表示,即使在这样的困顿中,他也感到满足,不需要更多的慰藉。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温情,体现了陆游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