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山纡鸟道,叠石溷
出处:《村庄杂兴》
明 · 王弘诲
下马入柴门,秋高日易曛。
乱山纡鸟道,叠石溷。
乱山纡鸟道,叠石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下马踏入村庄后所见的秋日景象,充满了自然与乡村生活的宁静之美。
首句“下马入柴门”,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从外界进入村庄的情景,仿佛是穿越了一道自然与文明的界限,步入了一个更为贴近自然的生活空间。这里的“柴门”不仅指出了村庄的朴素与原始,也暗示了与外界的隔绝,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接着,“秋高日易曛”描绘了秋天的天空,随着太阳逐渐西沉,天色变得昏黄,这种景象既渲染了时间的流逝,也烘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村庄的一切都显得更加静谧和深邃。
“乱山纡鸟道,叠石溷”则进一步展现了村庄周围的自然环境。群山环绕,蜿蜒曲折的小径上,偶尔可见飞鸟掠过,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而“叠石溷”则描绘了山间错落有致的石头,它们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山间独特的地貌景观。这些自然元素的描绘,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将诗人踏入村庄后的所见所感细腻地呈现出来,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乡村生活平静与和谐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