愆期雪不至,无厌雨偏淫
出处:《散愁》
明 · 魏学洢
冬意绝萧瑟,楼头日日阴。
愆期雪不至,无厌雨偏淫。
展恨频看史,凝愁独拥衾。
自知人性后,惆怅到于今。
愆期雪不至,无厌雨偏淫。
展恨频看史,凝愁独拥衾。
自知人性后,惆怅到于今。
鉴赏
这首诗名为《散愁(其一)》,是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诗中描绘了冬日楼头的阴冷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无奈。
首句“冬意绝萧瑟,楼头日日阴”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冬日的凄清与寒冷,楼头的阴霾仿佛预示着诗人内心的愁云密布。接下来,“愆期雪不至,无厌雨偏淫”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天气变化,暗喻了诗人对某事的期盼未果,以及这种期盼带来的失望与困扰。雪未如期而至,雨却偏偏不停,这种反差加剧了诗人的愁苦之情。
“展恨频看史,凝愁独拥衾”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排遣愁绪的方式——阅读历史书籍。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慰藉,但即便如此,愁绪依旧难以消散,只能独自拥被而坐,凝视着窗外的阴雨,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无奈。
最后一句“自知人性后,惆怅到于今”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之后,仍然无法摆脱的惆怅与忧郁。这句话不仅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助与挣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