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用舍由时姑袖手,岂无真乐在濠梁全文

用舍由时姑袖手,岂无真乐在濠梁

宋 · 李弥逊
柴门寂寂闭山光,客至供糜有二方。
谁荐唐衢归魏阙,肯令王适老阌乡。
藕塘待晚对幽壑,竹院消闲近宝坊。
用舍由时姑袖手,岂无真乐在濠梁

注释

柴门:简陋的木门。
寂寂:安静无声。
魏阙:古代宫门外两边的高台,代指朝廷。
阌乡:地名,古代的一个县。
藕塘:种有莲藕的池塘。
幽壑:深谷。
宝坊:繁华市区或热闹的街市。
用舍:任用或废弃,指官职的升降。
濠梁:濠水之滨,借指清静之地。

翻译

柴门静静地关闭着,山色映照其中,客人来访时,我只有两样简餐相待。
谁能推荐像唐衢那样的人才回归朝廷,又怎会让王适这样的人才老死在阌乡这样的小地方。
傍晚时分,我在藕塘边欣赏幽深的山谷,竹林小院则成为我悠闲时的去处,靠近繁华市区。
对于官场的升降沉浮,我暂时选择旁观,难道真正的快乐不在濠梁这样的清静之地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次韵隐者陈无隅(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给隐逸之人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柴门寂寂闭山光,客至供糜有二方。"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幽静的自然环境和简朴的隐居生活。"柴门"指的是用柴草编织的门,形容隐逸之人居住的地方与世隔绝;"寂寂闭山光"则是说这里四周被高大的山峦所环抱,阳光难以直射进来,显得十分幽深。"客至供糜有二方"表明即使有客人到访,也不过是简单地提供一些粗茶淡饭,即那“二方”可能指的是两盘简单的食品。

"谁荐唐衢归魏阙,肯令王适老阌乡。"

这两句中,“谁荐唐衢归魏阙”,这里的“唐衢”和“魏阙”都是地名,用来比喻隐逸之人的高洁品格;"肯令王适老阌乡"则是说愿意让王适这样的人在深山中安度晚年,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藕塘待晚对幽壑,竹院消闲近宝坊。"

这两句描述的是隐逸之人的日常生活和环境。“藕塘”是指一片被莎草覆盖的小溪旁;“待晚对幽壑”则是在这样的地方等待着夜幕的降临,环境既美丽又宁静;"竹院消闲近宝坊"则描绘了隐逸之人在竹林环抱的庭院中度过悠然自得的闲适时光,并且离喧嚣的市镇不远。

"用舍由时姑袖手,岂无真乐在濠梁。"

这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赞美。“用舍由时”意味着随遇而安,不强求什么;“姑袖手”则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即使不去做任何事情也是一个选择;"岂无真乐在濠梁"则是说在这样的一种自然环境中,能找到真正的快乐。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