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话前哲,翰墨出珍藏
假日黄堂燕,穷冬白昼长。
风流话前哲,翰墨出珍藏。
莒国龙蛇字,西台锦绣章。
东莱先理致,朱老继颠狂。
最后吾宗帖,深于往事伤。
污泥跃鳅鳝,大薮暴豺狼。
薄暮仍添火,终筵更益觞。
时虽当岁廪,气乃返春阳。
此固公为德,宁云势所当。
广文忘独冷,半刺喜翱翔。
四士俱才茂,一夫惟鬓霜。
骖鸾看霄汉,买犊自耕桑。
风流话前哲,翰墨出珍藏。
莒国龙蛇字,西台锦绣章。
东莱先理致,朱老继颠狂。
最后吾宗帖,深于往事伤。
污泥跃鳅鳝,大薮暴豺狼。
薄暮仍添火,终筵更益觞。
时虽当岁廪,气乃返春阳。
此固公为德,宁云势所当。
广文忘独冷,半刺喜翱翔。
四士俱才茂,一夫惟鬓霜。
骖鸾看霄汉,买犊自耕桑。
注释
假日:节日。黄堂:官署。
穷冬:严冬。
白昼长:白天特别长。
风流:杰出。
前哲:古代贤人。
翰墨:书法。
珍藏:宝贵收藏。
莒国:古国名。
龙蛇字:书法飘逸。
西台:古代官署。
锦绣章:华丽的书法。
东莱:地名。
先理致:崇尚先知先觉。
朱老:某位老人。
颠狂:痴迷于学问。
吾宗帖:宗族的帖子。
往事伤:勾起旧事感伤。
污泥:污浊之地。
鳅鳝:小鱼。
大薮:大泽。
暴豺狼:凶猛的野兽。
薄暮:傍晚。
益觞:增加酒杯。
岁廪:年终储备。
春阳:春天般的温暖。
公为德:出于公心的行为。
势所当:形势所迫。
广文:官职名。
半刺:官职的一部分。
翱翔:自由飞翔。
才茂:才华出众。
鬓霜:白发。
耕桑:耕田养蚕。
翻译
假日里黄堂上燕舞,寒冬时节白天漫长。谈论先贤风流事,珍贵的翰墨被收藏。
莒国文字如龙蛇飞舞,西台的书法如锦绣文章。
东莱人崇尚先理之学,朱老继承并发扬这种疯狂。
最后是我们的宗族帖子,深深触动着对过去的哀伤。
污泥中仍有鳝鳅跃动,大泽里凶猛的豺狼肆虐。
傍晚时分还添炉火,宴席结束再增酒杯。
虽然时值年终储备,但气氛却如春阳般回升。
这本是公德之举,并非权势所迫。
广文馆不再孤独寒冷,半刺之人也欢喜飞翔。
四位士人都才华出众,唯独一人已白发苍苍。
驾驭鸾鸟仰望星辰,买牛自耕田园以求安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在休假之时,与友人聚会,观赏了宋莒公、刘宾客、李西台、吕东莱、朱希真、赵忠简等人的书法作品,并由曹蕃赋诗记录此事。诗中描绘了聚会的欢乐氛围,对前代文人墨客的风流事迹充满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假日黄堂燕,穷冬白昼长",写出了聚会的背景,即在寒冷冬季的长日照下,官员们在官署中举行宴会。“风流话前哲,翰墨出珍藏”赞美了书法作品中的历史韵味和艺术价值。“莒国龙蛇字,西台锦绣章”形象地形容了书法的精美,如龙蛇舞动,锦绣灿烂。
“东莱先理致,朱老继颠狂”赞扬了吕东莱和朱希真的书法风格,前者注重法度,后者则狂放不羁。“最后吾宗帖,深于往事伤”表达了对书法传承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沉思。“污泥跃鳅鳝,大薮暴豺狼”运用比喻,暗示世态炎凉,但诗人仍然坚守文人雅趣。
“薄暮仍添火,终筵更益觞”描绘了宴会的热烈气氛,直到傍晚还增火添酒。“时虽当岁廪,气乃返春阳”暗指虽然时局艰难,但人心犹有春天般的活力。“此固公为德,宁云势所当”赞美了使君的品德,认为他的行为并非出于权势,而是出于对文化的热爱。
“广文忘独冷,半刺喜翱翔”描述了广文馆(学官)的孤独与半刺史(地方官员)的活跃,展现了不同角色的个性。“四士俱才茂,一夫惟鬓霜”赞美了在座的才子们,同时感叹岁月催人老。“骖鸾看霄汉,买犊自耕桑”以飞翔的鸾鸟和耕田的生活理想,寄寓了诗人对自由和归隐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聚会的记述,也是对书法艺术的礼赞,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