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逝不留,万里垂天云
出处:《乐府杂拟 其九》
宋 · 黄彦平
神物有显晦,飞潜不同群。
为梭蓄雷电,为剑动祥氛。
鱼服与蛇行,委蛇隐其文。
嗜欲未可求,物象畴能分。
一朝逝不留,万里垂天云。
回首视山泽,凡鳞故纷纷。
为梭蓄雷电,为剑动祥氛。
鱼服与蛇行,委蛇隐其文。
嗜欲未可求,物象畴能分。
一朝逝不留,万里垂天云。
回首视山泽,凡鳞故纷纷。
注释
神物:指非凡或神秘的事物。显晦:显现和隐藏。
飞潜:飞翔和潜藏。
不同群:不属于同一类。
为梭:比喻储存能量。
蓄雷电:像织布机储存力量。
为剑:比喻散发威严。
动祥氛:带来吉祥之气。
委蛇:曲折蜿蜒。
嗜欲:欲望。
物象:万物的样子。
逝:消失。
垂天云:长长的云迹。
凡鳞:普通的鱼类。
纷纷:众多。
翻译
神奇的事物有显现在外和隐藏不露的时候,飞翔的和潜藏的各不相同群落。它像织布机储存雷电,像宝剑散发吉祥的气息。
它像鱼游动,像蛇蜿蜒,其外表曲折难以辨识。
对于欲望我们不能强求,万物的形象又怎能完全区分?
一旦消失,就不再留下痕迹,只在天空中留下长长的云迹。
回头看向山川湖泊,平凡的鱼类依然纷繁众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神秘的神物,它时而显现时而隐匿,不与寻常生物同群。它像梭子蕴藏着雷电之力,作为剑则散发出吉祥的气息。它的形态变化多端,如鱼游如蛇行,其纹饰隐蔽而深藏不露。诗人感慨,对于这种神物的欲望和其背后的象征意义,人们难以企及或分辨。一旦消失,只留下万里高空的云雾痕迹。最后,诗人回首山泽,看到的依旧是平凡的鱼类,以此反衬出神物的非凡与超脱。整首诗寓言性强,借神物表达了对超自然力量和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