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琴书分异地,频年衣食寄他乡
出处:《晚发二首》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乱后门庭无觅处,空闻猿鸟叫斜阳。
近池橘叶迎风绿,占石苔花染雪黄。
昔日琴书分异地,频年衣食寄他乡。
只今惟有寒村月,偏照愁人行处光。
近池橘叶迎风绿,占石苔花染雪黄。
昔日琴书分异地,频年衣食寄他乡。
只今惟有寒村月,偏照愁人行处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之后,诗人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的深刻对比。首句“乱后门庭无觅处”,直接点明了战乱给家园带来的破坏,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接着,“空闻猿鸟叫斜阳”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反衬出人烟稀少、荒凉冷清的景象,斜阳的余晖更添了一抹凄凉。
接下来的两句“近池橘叶迎风绿,占石苔花染雪黄”,转而描写战后环境中的一抹生机。橘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展现出一抹绿色,而苔花则在岩石上绽放,色彩鲜明,虽是战后的荒凉之地,但仍有一丝生命的迹象存在,给人以希望。
“昔日琴书分异地,频年衣食寄他乡”两句,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生活,琴棋书画,衣食无忧,与现在流离失所、四处奔波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最后,“只今惟有寒村月,偏照愁人行处光”,以月光作为结尾,寒村的月色虽冷,却也照亮了诗人愁苦的心路。这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孤寂,更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以及对未来渺茫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战乱后生活变迁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思考,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