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原泉混混何处来,白虹委地声鸣雷全文

原泉混混何处来,白虹委地声鸣雷

出处:《天趣园十景歌
明 · 邵宝
石壁巉岩天斲成,一屏万古长青青。
萧园卜邻得正直,谁谓与立天无情。
磐石坦然在平地,四望烟霞以为际。
数人共坐尚有馀,下布莓苔作文罽。
原泉混混何处来,白虹委地声鸣雷
水哉有本故如是,清泠未受人间埃。
曲水流随石渠曲,曲曲春风动新渌,觞泛兰亭客如玉。
方池水亦潴为方,汪洋数顷涵天光。
昔人曾赋半亩塘,今也有客歌沧浪。
水碓有机非作巧,终古周旋曾未了。
寻常成物不言劳,更复何心较多少。
钓矶垂钓者何人,千秋再睹磻溪春。
水清见石鱼可数,旁有閒地堪经纶。
丹穴于今亦何有,有窟如屋大于斗。
垆鼎已亡存杵臼,应是山灵为诃守。
漱清轩外水涟漪,仰高亭前山崛奇。
丹青尽物不尽意,意在地官南望时。

鉴赏

这首《天趣园十景歌》由明代诗人邵宝创作,描绘了天趣园中十个景观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邵宝以细腻的笔触,将园中石壁、流水、池塘、钓矶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巧妙融合,展现了园中景致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首先,石壁被形容为“天斲成”,寓意其自然天成,未经人工雕琢,展现出原始而壮观的美。接着,诗人通过“一屏万古长青青”描绘出石壁的永恒与生机,强调了自然界的恒久魅力。

园中的水景尤为引人入胜。原泉混混,白虹委地,水声如雷,展现了水的动态美和力量感。曲水流随石渠,春风轻拂,新绿荡漾,水面上泛起的兰亭之觞,映照着如玉的宾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

方池水则呈现出汪洋之势,涵天光,仿佛与天空相接,赋予了空间无限的延伸感。邵宝还提到了古人对水的赞美,以及水碓、钓矶等元素,展示了园中生活的实际场景和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最后,邵宝以“丹青尽物不尽意,意在地官南望时”收尾,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认为画笔难以完全捕捉自然的精髓,只有站在特定的时间与地点,才能真正体会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天趣园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完美结合,体现了邵宝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情趣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