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人洗樽斝,招客藉莓苔
出处:《流芳桥》
宋 · 司马光
桥下流芳度,馀春日夕催。
呼人洗樽斝,招客藉莓苔。
倚柱时流滞,随波乍往回。
仙家如不近,安得此花来。
呼人洗樽斝,招客藉莓苔。
倚柱时流滞,随波乍往回。
仙家如不近,安得此花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桥下:指桥下的溪流。流芳:形容水清澈香甜。
馀春:剩下的春天。
日夕:傍晚。
呼人:叫人。
洗樽斝:清洗酒杯。
藉莓苔:坐在或靠着长满青苔的地方。
倚柱:靠着柱子。
流滞:停滞不前。
随波:顺着水流。
仙家:指仙境或传说中的仙人。
不近:遥远不可及。
安得:怎能得到。
翻译
桥下的流水散发着芬芳,夕阳余晖催促着春光消逝。呼唤人们洗净酒杯,邀请客人坐在长满莓苔的地面上。
我倚着柱子,时间仿佛停滞,又随着水流忽去忽回。
如果仙家世界遥不可及,这美丽的花朵怎能来到人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在桥下观察到花瓣随着溪流飘逸而过,表达了春天的匆忙与自然界生命力的旺盛。"呼人洗樽斝"一句,则透露出诗人想要邀请他人共享这一美好时光的情怀。而"招客藉莓苔"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希望能够有伴同赏这份清幽的自然之美。
在"倚柱时流滞,随波乍往回"中,诗人通过对桥上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趣,似乎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让人不禁沉醉于这份静谧之中。最后两句"仙家如不近,安得此花来"则是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能够接近那些超凡脱俗的地方,从而获得更为纯净、美丽的花朵。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春日桥头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自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