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前日到君家,日暮空回舟全文

前日到君家,日暮空回舟

出处:《代简别林次中
宋 · 孔武仲
常思洞庭湖,梦想东南游。
浩渺七百里,控带三五州。
霪霖稍开霁,万顷涵新秋。
此时登临势,并在岳阳楼。
水天两琉璃,瑩阔相沉浮。
爽气动林木,无风亦飕飗。
愿言追壮观,两浆推轻舟。
何异泛沧海,便可挂浮丘。
前日到君家,日暮空回舟
径遣长须来,见邀颇绸缪。
谓此千里别,一散未易收。
相去况咫尺,能上河梁不。
顾我行役长,感君风义遒。
好在更加飧,行子不可留。

拼音版原文

chángdòngtíngmèngxiǎngdōngnányóu

hàomiǎobǎikòngdàisānzhōu

yínlínshāokāiwànqǐnghánxīnqiū

shídēnglínshìbìngzàiyuèyánglóu

shuǐtiānliǎngliúyíngkuòxiāngchén

shuǎngdònglínfēngsōuliú

yuànyánzhuīzhuàngguānliǎngjiǎngtuīqīngzhōu

fàncānghǎi便biànguàqiū

qiándàojūnjiākōnghuízhōu

jìngqiǎnchángláijiànyāochóumiù

wèiqiānbiésànwèishōu

xiāngkuàngzhǐchǐnéngshàngliáng

xíngchánggǎnjūnfēngqiú

hǎozàigèngjiācānxíngliú

注释

洞庭湖:中国著名的淡水湖。
东南游:指往东南方向的旅行。
浩渺:形容水面广阔无垠。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有著名诗词。
琉璃:透明的宝石,此处形容湖水清澈。
飕飗:形容风吹过树林的声音。
壮观:雄伟的景象。
沧海:大海,象征广阔的天地。
浮丘:传说中的仙人。
君家:对方的住所。
绸缪:紧密、周到。
河梁:桥,这里指饯别之地。
行役:出行、旅行。
风义:道德情操,这里指友情。
飧:晚饭,这里指宴席。

翻译

常常想念洞庭湖,梦想着去东南游历。
湖面广阔七百里,连接着几个州的土地。
连绵的雨后天气稍微放晴,湖面万顷波光,仿佛初秋的新气象。
此刻登高望远,莫过于岳阳楼。
水天一色,像两片琉璃,清澈宽广,相互映照。
清新的气息触动了林木,即使无风,也能感受到凉意。
希望能追寻这壮丽景色,划着小舟轻快前行。
这与泛舟沧海有何不同,仿佛能直挂云帆,追随仙人浮丘。
日前造访你家,傍晚时分空船而归。
你派人送我长须,盛情邀请我,十分殷勤。
你说这次千里之别,一旦分离,难以再聚。
虽然我们相距不远,但因行程忙碌,能否共饮告别呢?
考虑到我旅途劳顿,深感你的深情厚谊。
好在还有美酒佳肴,但我不能久留,行者匆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洞庭湖的深切怀念和东南之旅的美好憧憬。开篇“常思洞庭湖,梦想东南游”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导向。洞庭湖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湖,其广阔的水面和丰富的自然景观无疑激发了诗人极深的兴趣与向往。

接着,“浩渺七百里,控带三五州”则具体描绘了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浩渺的水域跨越数百里,环抱着多个州县,展示了湖泊的辽阔与其在地理上的重要性。

“霪霖稍开霁,万顷涵新秋”中的霖霖细雨和初露的阳光勾勒出一个典型的秋日景色。万顷之水在秋风中波光粼粼,显得格外宁静与深邃。

诗人在“此时登临势, 并在岳阳楼”一句中,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在岳阳楼上眺望洞庭湖的壮丽风光,更是增添了诗人的情感色彩。

“水天两琉璃,莹阔相沉浮”用以形容水天一色的美妙景象,其中“琉璃”比喻清澈透明,“莹阔”则描绘出湖面广阔无垠的视觉效果。

“爽气动林木, 无风亦飕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细微变化的敏锐感知。在这里,即便没有大风,也能感到清新宜人的气息在林间流动。

“愿言追壮观,两浆推轻舟”表达了诗人希望追寻壮丽景色的愿望,并通过驾驶轻巧的舟船来实现这一愿望。接下来的“何异泛沧海,便可挂浮丘”则是将洞庭湖之游与古代神话中的泛沧海相比较,表明洞庭湖的壮观不亚于传说中的仙境。

后半部分“前日到君家,日暮空回舟。径遣长须来,见邀颇绸缪”则转向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深情的邀请。诗人提及曾去过友人之家,但因时间仓促而不得不匆忙离去,并派遣使者带着长长的书信前往,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与牵挂。

“谓此千里别,一散未易收”则是对远距离别离的感慨,以及这种别离难以弥补的心情。“相去况咫尺,能上河梁不”则表现出即便相隔不远,但诗人却因为长期的行役而无法轻易返回。

最终,“顾我行役长,感君风义遒。好在更加飧,行子不可留”则是诗人对自己长时间旅途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深厚情谊的回应。尽管有美食相待,但作为行者,终究无法久留。

整首诗通过对洞庭湖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之间的深刻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