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散竹林风,平生约略同
出处:《悼王子开五首 其三》
宋 · 秦观
萧散竹林风,平生约略同。
官班嵇叔夜,年辈晋安丰。
民咏濡须政,朝推朐䏰功。
九原无复作,埋玉恨何穷。
官班嵇叔夜,年辈晋安丰。
民咏濡须政,朝推朐䏰功。
九原无复作,埋玉恨何穷。
翻译
竹林中的风显得闲散宁静,我与你的一生仿佛相似。如同官场上的嵇康,与你同属一代名士,晋安丰的年岁相近。
百姓称赞你在濡须的政绩,朝廷也推崇你的功勋。
如今你已长眠地下,再无法重来,埋藏的美玉(指你的才华)却留下无尽遗憾。
注释
萧散:形容风的轻柔、闲适。竹林风:借竹林风的清雅象征友情。
官班:官场等级。
嵇叔夜:嵇康,三国时期著名文人,以才情和不拘小节闻名。
濡须政:指在濡须地区的施政表现。
朐䏰功:朐䏰,地名,此处代指政绩。
九原:古代对死者的称呼,指墓地。
埋玉:比喻埋没人才或才华。
恨何穷:遗憾无穷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所作的《悼王子开五首(其三)》。诗中,诗人以“萧散竹林风”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一种闲适而超然的氛围,仿佛竹林间的清风与王子开的性格相符,暗示了他淡泊名利的品性。接着,诗人将王子开比作东晋时期的嵇康和安丰侯刘裕,赞扬他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暗示他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和德行。
“民咏濡须政”一句,提及百姓对王子开治理地方的赞美,反映出他的施政得民心。而“朝推朐䏰功”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政绩和朝廷的认可。然而,诗人紧接着笔锋一转,表达了对王子开去世的哀痛,“九原无复作”,意指人已逝去,再也不能复生,表达了深深的惋惜。
最后,“埋玉恨何穷”中的“埋玉”常用来比喻人的高洁品质,此处表达了诗人对王子开高尚人格的怀念,以及对失去这样一位贤者的无尽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王子开的赞美和悼念,展现了诗人对其人品和政绩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