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行过洛阳,莫向青山度
出处:《冬夜与故友聚送吉校书》
唐 · 李端
途穷别则怨,何必天涯去。
共作出门人,不见归乡路。
殷勤执杯酒,怅望送亲故。
月色入閒轩,风声落高树。
云霄望且远,齿发行应暮。
九日泣黄花,三秋悲白露。
君行过洛阳,莫向青山度。
共作出门人,不见归乡路。
殷勤执杯酒,怅望送亲故。
月色入閒轩,风声落高树。
云霄望且远,齿发行应暮。
九日泣黄花,三秋悲白露。
君行过洛阳,莫向青山度。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当道路尽头分别时,人们会感到怨恨,何必要去那么遥远的地方呢。我们一同出门,却看不见彼此回家的路。
我热情地端起酒杯,惆怅地目送亲友离去。
月光洒进静谧的窗棂,风声在高高的树梢落下。
遥望云霄虽然遥远,岁月流逝,想必已是黄昏。
重阳节时,看着菊花哭泣,秋天的露水也让人感伤。
你若经过洛阳,千万不要再往那青山深处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的《冬夜与故友聚送吉校书》,表达了对远行朋友的不舍和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情感。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如月色、风声、云霄等,营造出一种离别时的愁苦氛围,同时也透露出对友情深厚的眷恋。
“途穷别则怨,何必天涯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远行的不舍之情,即便是到了世界尽头,也觉得离别太过分。
“共作出门人,不见归乡路。”这里强调了共同踏上离别之路,但却看不到返回故乡的路径,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感。
“殷勤执杯酒,怅望送亲故。”诗人通过举杯畅饮来表达对朋友的深情和不舍,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预感。
“月色入閒轩,风声落高树。”夜晚的月光洒在窗棂上,秋风吹过高大的树木发出了哀鸣,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深夜送别的景象,月色和风声都加重了离别时的愁绪。
“云霄望且远,齿发行应暮。”诗人仰望着遥远的云端,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心中的忧伤,这里“齿行”指的是下意识地轻声叹息,表达了内心的沉重。
“九日泣黄花,三秋悲白露。”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九月时黄花落泪、三季之交白露凝冻,借以抒发对离别之痛苦和哀愁,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尽感伤。
“君行过洛阳,莫向青山度。”这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远行朋友的祝福,希望他在经过洛阳城时,不要走向那遥远的青山之处,即不要选择太为艰辛和寂寞的道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细腻的景物描写以及深沉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古代士人对友情的珍视与离别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