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正宜迷晓蝶,枯茎何意化流萤
出处:《和吴允兆秋草诗十二首》
明 · 邓云霄
岁岁他乡滞客星,秋深野蔓匝虚庭。
悲风卷箨征衣薄,寒雨鸣条旅梦醒。
秀色正宜迷晓蝶,枯茎何意化流萤。
物华代谢光阴速,帘外蛩声不忍听。
悲风卷箨征衣薄,寒雨鸣条旅梦醒。
秀色正宜迷晓蝶,枯茎何意化流萤。
物华代谢光阴速,帘外蛩声不忍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深秋时节的孤独与凄凉。首联“岁岁他乡滞客星,秋深野蔓匝虚庭”中,“滞客星”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如同被遗忘在天际的星辰,无法归家的无奈与孤独。“秋深野蔓匝虚庭”则通过深秋时节荒芜的景象,渲染出一种萧瑟与寂寞的氛围。
颔联“悲风卷箨征衣薄,寒雨鸣条旅梦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悲风与寒雨不仅物理上侵袭着诗人,更在精神上给予沉重打击,仿佛连梦境也无法逃避现实的残酷。这里的“征衣薄”和“旅梦醒”都暗示了诗人漂泊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颈联“秀色正宜迷晓蝶,枯茎何意化流萤”则在对比中展现了一种自然界的生机与衰败并存的景象。秀美的花朵吸引着晨间的蝴蝶,而枯萎的枝条却意外地成为了流萤栖息之所。这种对比既是对自然界生命力顽强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矛盾情绪的投射——在绝望中仍怀有一丝希望。
尾联“物华代谢光阴速,帘外蛩声不忍听”总结了全诗的主题。物华的更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不忍听”的蛩声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无情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