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
出处:《咏扬上人座右画松》
唐 · 皎然
写得长松意,千寻数尺中。
翠阴疑背日,寒色欲生风。
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
一枝遥可折,吾欲问生公。
翠阴疑背日,寒色欲生风。
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
一枝遥可折,吾欲问生公。
注释
长松:指画中的松树,象征坚韧和长寿。千寻:形容极长,古时一寻约为八尺,千寻形容极其高大。
数尺中:指画幅虽小,但意境深远。
翠阴:翠绿的树荫。
背日:形容树荫浓密,如同背对着太阳。
寒色:指松树颜色偏冷,给人清寒之感。
生风:形容松树的气韵生动,好像能带动风来。
真树:真实的、有精神气质的树,这里比喻画中的松树栩栩如生。
孤标:独立而超群的品格。
高人:德行高尚的人。
立操同:坚持着相同的操守和原则。
一枝:远处伸出的树枝,也暗指松树的品格或寓意。
遥可折:虽然远但似乎可以触及,比喻领悟或理解其深意。
生公:可能指一位高僧或智者,此处借问表达对松树深层含义的好奇。
翻译
画中的长松意境悠长,于方寸之间展现出千尺的气势。青翠的树荫仿佛背着阳光,冷冽的色调好似能唤起风的吹拂。
这株松树独立标格,犹如高尚之人坚守节操。
远方的一枝仿佛可以摘取,我想要问问生公它的寓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座右之松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长松意"一词已足以让人联想到诗人笔下的松树雄伟、气势磅磅,而"千寻数尺中"则细化了这一形象,让读者感受到松树之高大,虽然用的是虚拟的数字,但却能传达出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下来的"翠阴疑背日,寒色欲生风"更是通过对光影和颜色的描写,使得画面的氛围更加生动。这里的"翠阴"指的是松树所投下的浓密阴影,而"疑背日"则让人感觉到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形成了斑驳陆离的效果。而"寒色欲生风"则是对气氛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即将来临的凉爽微风。
诗的后半部分"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表达了诗人对于松树之美与精神境界的一种认同和追求。在这里,"真树"不仅指的是画中的松树,更是诗人内心中那份坚韧不拔的品格。"孤标在"强调了松树独立、卓尔不群的特性,而"高人立操同"则显示了诗人对于高尚品德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两句"一枝遥可折,吾欲问生公"则是对画中之松的一种深情留恋。这里的"一枝遥可折"虽然字面上是在说可以摘取画中的松枝,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是诗人对于那份美好与精神追求的渴望。而"吾欲问生公"则是对画中之松或是画者的一种尊敬,表达了诗人想要询问其生命力源泉和内在精神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精神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