鹪鹩一何幸,于此寄微躯
出处:《升平词十首 其七》
唐 · 薛能
品物尽昭苏,神功复帝谟。
他时应有寿,当代且无虞。
赐历通遐俗,移关入半胡。
鹪鹩一何幸,于此寄微躯。
他时应有寿,当代且无虞。
赐历通遐俗,移关入半胡。
鹪鹩一何幸,于此寄微躯。
注释
品物:万物。昭苏:复苏,显现出生机。
神功:神明的功绩。
帝谟:帝王的智慧。
他时:未来。
寿:长寿。
无虞:无需忧虑。
赐历:恩泽。
遐俗:远方的百姓。
移关:推进边关。
半胡:半个胡人地区。
鹪鹩:小鸟,比喻微小。
何幸:多么幸运。
微躯:微小身躯。
翻译
万物都显现出生机复苏,神明的功绩重现帝王的智慧。未来应该会有长寿的岁月,现在则无需忧虑。
恩泽普及远方的百姓,边关防线推进到半个胡人地区。
小小的鹪鹩是多么幸运,能在这里寄托我的微小身躯。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的诗,通过精巧的辞藻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状态的追求。"品物尽昭苏"表达了一切事物都显露在光明之中,没有隐藏,显示出一种理想中的太平盛世;"神功复帝谟"则强调了上天或者至高无上的权力所展现出的智慧和能力。接着的两句"他时应有寿,当代且无虞"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对当前无忧无虑状态的肯定。
"赐历通遐俗,移关入半胡"一句,则描绘了一个边疆地区文化交流融合的景象,"赐历"意味着授予历数,即授予时间的概念;"通遐俗"则是说文化能够传播到极远的地方;"移关入半胡"表明边关被纳入了一种混合的文化之中,其中"半胡"可能指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
最后两句"鹪鹩一何幸,于此寄微躯"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感激之情和满足。"鹪鹩"是古代用来比喻安居乐业的情境,而"一何幸"表达了极度的幸福;"于此寄微躯"则意味着诗人愿意在这样一个地方终老。
这首诗通过对美好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于和谐、繁荣社会状态的向往,是诗人心中理想之邦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