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印朱文观者信,铜花斑斑红沫润
出处:《颜氏所藏鲁公名印歌》
清 · 钱载
唐印朱文观者信,铜花斑斑红沫润。
两字左右方寸强,颜家世守此名印。
二十四郡忠臣无,公名才得天子呼。
杲卿其兄真卿弟,眨公出公名不诬。
其时天下人望同。
不以名称称鲁公。
岂知此印到今好,手举公名精爽充。
我欲昌黎名印得,可双颜印分芒色。
公行死矣韩生归,君命之衔皆报国。
两字左右方寸强,颜家世守此名印。
二十四郡忠臣无,公名才得天子呼。
杲卿其兄真卿弟,眨公出公名不诬。
其时天下人望同。
不以名称称鲁公。
岂知此印到今好,手举公名精爽充。
我欲昌黎名印得,可双颜印分芒色。
公行死矣韩生归,君命之衔皆报国。
鉴赏
这首清代钱载的《颜氏所藏鲁公名印歌》描绘了一方珍贵的朱文印章,其色泽鲜艳,纹理清晰,仿佛铜花般斑驳而润泽。诗中提到的"鲁公"指的是颜真卿,唐朝著名书法家,因其忠贞和书法成就被尊称为"鲁公"。诗人赞赏这枚印章承载了颜氏家族的荣耀,尤其是颜杲卿与颜真卿兄弟俩的名声。
"二十四郡忠臣无"一句,强调了颜真卿的忠诚和影响力,他的名字被皇帝亲口呼唤,体现了其地位之高。诗人感叹,尽管颜真卿已逝,但他的名字通过这枚印章仍然鲜活,仿佛能激发人的精神力量。
"我欲昌黎名印得"表达了诗人对颜真卿名印的渴望,希望能拥有它,甚至希望这枚印能与颜氏家族的另一枚印媲美,共享其光彩。最后两句提到韩生归还君命,暗示了这枚印章背后的故事,可能与国家使命或历史事件有关。
整首诗通过对名印的描绘,不仅赞美了颜真卿的品德和艺术成就,也寓含了对历史人物及其遗产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