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沈
出处:《高密长公主挽歌》
隋末唐初 · 上官仪
湘渚韬灵迹,娥台静瑞音。
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沈。
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
寂寞平阳宅,月冷洞房深。
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沈。
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
寂寞平阳宅,月冷洞房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湘渚:湘江之畔。韬:隐藏。
灵迹:神仙的行踪。
娥台:娥皇女英的台,代指美好的地方。
静:静默。
瑞音:吉祥的声音。
凤:凤凰,神话中的鸟,象征吉祥。
逐:随着。
清箫:清亮的箫声。
远:远去。
鸾:鸾鸟,与凤凰相似,也是吉祥之鸟。
随:随着。
幽镜:幽暗的镜子,可能比喻为不显眼或神秘之物。
沈:沉没,消失。
霜处:霜降之处。
华芙:华丽的荷花。
落:凋落。
风前:风起时。
银烛:银色的烛光,可能指烛光映照下的景物如银般闪亮。
侵:侵扰,这里指烛光在风中摇曳的情景。
寂寞:空旷寂静。
平阳宅:泛指古代贵族的宅邸,这里特指诗中所提的地点。
月冷:冷冷的月光。
洞房:深邃的内室,不一定指新婚夫妇的房间,在此情境下更多指宅院深处的房间。
深:深邃。
翻译
湘江之畔隐藏了神仙的行踪,娥皇女英的台上静默了吉祥的声音。凤凰随着清亮的箫声远去,鸾鸟随着幽暗的镜子沉没。
霜降时荷花凋落在华丽之处,风起时银色的烛光被侵扰。
空旷寂静的平阳宅院中,月光冷冷地照着深邃的洞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充满了神秘和宁静的气氛。"湘渚韬灵迹"一句,以湘渚之水比喻仙界的清澈,韬灵迹则是指仙踪隐逸,不为世人所知。"娥台静瑞音"中,娥台可能指的是高贵的宫殿或楼阁,而静瑞音则是形容那里传来的美好而神秘的声音。
接下来的"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沈"进一步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景象。箫是一种古代乐器,其声音清脆遥远,如同凤凰一般在空中翱翔;鸾是传说中的神鸟,幽镜则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装饰或是观赏之物,而这里形容鸾随着幽深的镜子一起沉静。
"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霜表示初冬,华芙可能是指菊花,这里用来形容秋季的花朵纷纷扬扬地飘落;而风前银烛侵,则是在形容凉爽的秋风中,银烛(可能指的是秋夜里的月光)如同侵袭一般弥漫开来。
最后两句"寂寞平阳宅,月冷洞房深"则转换了氛围,描述了一种孤独和幽静。平阳宅可能是指远离尘世的居所,而寂寞则形容那种空旷无人的感觉;月冷洞房深,则是在描绘夜晚时分,明月高悬,但却没有温暖,只有冷清,更凸显出一种深邃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致描写,营造出了一种超脱尘世、寂静幽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