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民三万家,四边湖海绕
出处:《昆山初秋观稼回县署与同寮及示姑苏幕府》
宋 · 张方平
邑民三万家,四边湖海绕。
家家勤穑事,市井商游少。
荐岁逢水沴,饥劳何扰扰。
我来忝抚字,见此心如捣。
去秋仅有年,膏田尚停潦。
今幸风雨调,皆话天时好。
春喜鹊巢低,夏更蝉声早。
秧船拿参差,葑岸萦回缭。
艺插暮更急,车响转清晓。
纺筥犹挂壁,何暇张鱼鸟。
我时行近郊,小艇穿萍藻。
渚长葭薍深,野沃?稏倒。
孺子远饷归,閒暇颜色饱。
预喜省敲笞,租赋可时了。
归来轩馆静,旷荡盈怀抱。
衙退人吏散,庭庑阒窈窈。
露筱映孤亭,风荷动幽沼。
置身木雁间,兹焉愿终老。
颠蹶走荣利,况余拙非巧。
鲈脍饭紫芒,鹅脂酒清醥。
怅然怀友生,虚斋为谁扫。
家家勤穑事,市井商游少。
荐岁逢水沴,饥劳何扰扰。
我来忝抚字,见此心如捣。
去秋仅有年,膏田尚停潦。
今幸风雨调,皆话天时好。
春喜鹊巢低,夏更蝉声早。
秧船拿参差,葑岸萦回缭。
艺插暮更急,车响转清晓。
纺筥犹挂壁,何暇张鱼鸟。
我时行近郊,小艇穿萍藻。
渚长葭薍深,野沃?稏倒。
孺子远饷归,閒暇颜色饱。
预喜省敲笞,租赋可时了。
归来轩馆静,旷荡盈怀抱。
衙退人吏散,庭庑阒窈窈。
露筱映孤亭,风荷动幽沼。
置身木雁间,兹焉愿终老。
颠蹶走荣利,况余拙非巧。
鲈脍饭紫芒,鹅脂酒清醥。
怅然怀友生,虚斋为谁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诗人张方平在昆山巡视农事后的所见所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村的生活景象和丰收的喜悦。
首句“邑民三万家,四边湖海绕”描绘了昆山这个城镇的繁荣景象,四周环湖靠海,人口众多。接着“家家勤穑事,市井商游少”点明了当地居民以农耕为主,商业活动相对较少,强调了农事的繁忙。
“荐岁逢水沴,饥劳何扰扰”描述了去年因洪水灾害导致的饥荒和劳苦。而“我来忝抚字,见此心如捣”则表达了诗人作为地方官员,面对灾情的忧虑和责任感。
接下来的“去秋仅有年,膏田尚停潦。今幸风雨调,皆话天时好”反映了去年的歉收和今年雨水调和带来的丰收景象。诗人通过春喜鹊筑巢、夏蝉鸣早、秧苗生长、田间忙碌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农事的繁忙和自然界的生机。
“纺筥犹挂壁,何暇张鱼鸟”则描绘了农闲时节,人们不再忙于纺织,而是享受着丰收带来的悠闲时光。诗人随后提到自己巡视近郊的情景,以及见到的乡村风光和百姓生活的安宁。
“预喜省敲笞,租赋可时了”表达了对减轻农民负担、实现按时缴税的期待。最后,“归来轩馆静,旷荡盈怀抱。衙退人吏散,庭庑阒窈窈。露筱映孤亭,风荷动幽沼。置身木雁间,兹焉愿终老”则描绘了官署内宁静的环境和诗人内心的满足与愿望,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余生。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农事的繁忙与丰收的喜悦,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社会的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