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缅怀经世心,伐辐置河侧全文

缅怀经世心,伐辐置河侧

出处:《用前韵答彪讲书
宋 · 王炎
薄游城南园,堕睫衣袂湿。
斯人既骑箕,有客犹鼓瑟。
凛然气如生,可使懦夫立。
当时道义交,彪子居其一。
尝试问所疑,倾倒无吝惜。
逝者不可作,往访杖屦迹。
欲返更徘徊,远岫邀日入。
缅怀经世心,伐辐置河侧
立朝道不容,忧国意难释。
敢负门下知,晨夕自警策。

拼音版原文

báoyóuchéngnányuánduòjiémèi湿shī

rényǒuyóu

lǐnránshēng使shǐnuò

dāngshídàojiāobiāo

chángshìwènsuǒqīngdǎolìn

shìzhězuòwǎng访fǎngzhàng

fǎngèngpáihuáiyuǎnxiùyāo

miǎn怀huáijīngshìxīnzhì

cháodàoróngyōuguónánshì

gǎnménxiàzhīchénjǐng

注释

堕睫:睫毛上的露珠。
衣袂:衣袖。
骑箕:比喻人的去世。
鼓瑟:弹奏琴瑟。
凛然:威严的样子。
懦夫:胆小的人。
道义交:道义上的交往。
彪子:杰出的人。
倾倒:倾囊相授。
吝惜:舍不得。
逝者:去世的人。
杖屦:手杖和鞋子,代指足迹。
远岫:远处的山峰。
日入:夕阳西下。
伐辐:砍伐车轮的辐条。
置河侧:放在河边。
立朝:在朝廷任职。
忧国:忧虑国家。
敢负:岂敢辜负。
晨夕:早晚。
警策:自我激励。

翻译

我轻游在城南的园林,睫毛上沾满了露水,衣襟也被打湿。
那人已骑上箕星,还有客人在弹奏琴瑟。
他的气质威严如生,足以让懦夫也挺直腰杆。
那时我们以道义相交,他就像那杰出的一员。
他曾解答我心中的疑惑,毫无保留地分享知识。
过去的时光无法追回,只能去探访他曾经走过的足迹。
我犹豫不决,反复徘徊,看着远处的山峦迎接夕阳。
怀念他治世的雄心,如同伐下的车辐放在河边。
他在朝堂上坚守正道,忧虑国家的心难以放下。
我不敢辜负他的知遇之恩,早晚自我激励,警醒自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城南园中游玩的情景。"薄游"表达了轻松自如的游览状态,而"堕睫衣袂湿"则透露了秋天微雨的气氛。"斯人既骑箕,有客犹鼓瑟"写出了同行者们各忙各的事,也许是在讨论学问或是进行文艺创作,营造出一种雅致且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

接下来的"凛然气如生,可使懦夫立"则表达了诗人对彪讲书的钦佩之情,这位学者不仅气质高洁,而且能够激励那些懦弱的人。"当时道义交,彪子居其一"进一步强调了彪讲在当时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尝试问所疑,倾倒无吝惜"显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彪讲的尊重,而"逝者不可作,往访杖屦迹"则表达了对过去智者的怀念与追寻。最后两句"欲返更徘徊,远岫邀日入"描绘了一种不舍昼景、留恋山水之美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学者交流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文化传承以及个人修养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切和个人的担忧。"缅怀经世心,伐辐置河侧"中的"缅怀"二字,透露了诗人对历史智慧的珍视,而"立朝道不容,忧国意难释"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前途的担忧和无奈。

最后,"敢负门下知,晨夕自警策"表现出诗人的自省与自励,表明他愿意承担起学术传承的责任,并时刻警醒自己,以应对时代的挑战。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个人修养、文化传承和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