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殊可住,无奈隔庭闱
出处:《同陈子游五台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雪杂山花落,随风入翠微。
冰崖愁马滑,霞壁羡猿飞。
高尚何曾得,佯狂亦觉非。
林泉殊可住,无奈隔庭闱。
冰崖愁马滑,霞壁羡猿飞。
高尚何曾得,佯狂亦觉非。
林泉殊可住,无奈隔庭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复杂情感与深沉思考。首句“雪杂山花落,随风入翠微”以雪与山花交织的景象开篇,既展现了冬日山间的静谧与美丽,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与死亡的循环。接着,“冰崖愁马滑,霞壁羡猿飞”两句通过对比,一方面表达了对艰难险阻的担忧,另一方面则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借景抒情,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自然界的观察之中。
“高尚何曾得,佯狂亦觉非”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自我行为选择的反思。在追求高尚品德与理想生活的过程中,诗人或许感到困惑与挣扎,甚至尝试过“佯狂”的方式来逃避或寻求解脱,但最终意识到这种行为并非真正的自我认同。
最后,“林泉殊可住,无奈隔庭闱”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林的渴望与对家庭责任的矛盾心理。虽然内心深处向往自由与宁静的生活,但现实中的家庭责任和义务却成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这句诗深刻揭示了个人理想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以及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的不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在追求精神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所面临的复杂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