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徒写苏子卿,黄花自友陶渊明
出处:《夏节士》
元末明初 · 王冕
夏侯先生天下士,风流倜傥忠义俱。
平生勋业能自知,腹内更有非常书。
浪游不废灯火读,骑马儿郎空碌碌。
王门讲道三十年,坐使穷荒移国俗。
浮云蔽日客梦单,勇锐欲食奸臣肝。
径持白事上天子,不顾宰相与乃官。
沈冤昭雪清四海,旧时枝叶生光彩。
至今长安诸小儿,拍手为之歌慷慨。
归来弗受大官名,五湖一叶扁舟轻。
丹青徒写苏子卿,黄花自友陶渊明。
老我论交苦不早,意气相期且倾倒。
读公佳传诵公诗,江南节士如公少。
平生勋业能自知,腹内更有非常书。
浪游不废灯火读,骑马儿郎空碌碌。
王门讲道三十年,坐使穷荒移国俗。
浮云蔽日客梦单,勇锐欲食奸臣肝。
径持白事上天子,不顾宰相与乃官。
沈冤昭雪清四海,旧时枝叶生光彩。
至今长安诸小儿,拍手为之歌慷慨。
归来弗受大官名,五湖一叶扁舟轻。
丹青徒写苏子卿,黄花自友陶渊明。
老我论交苦不早,意气相期且倾倒。
读公佳传诵公诗,江南节士如公少。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夏节士》,他以赞美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名叫夏侯的天下士人。夏侯先生不仅风流倜傥,且忠义双全,对自己的功绩了然于胸,平日里即使浪迹天涯也不忘勤奋读书。他在王门讲学长达三十年,使得偏僻之地的风俗得以改善。
诗中夏侯先生的形象英勇无畏,敢于揭露奸佞,甚至不惜冒犯权贵,只为昭雪沉冤,使得正义得以伸张,连带使昔日被贬之人也重焕光彩。他的高尚行为赢得了长安孩童们的敬仰和慷慨歌唱。
夏侯先生拒绝高官厚禄,选择泛舟五湖,过着淡泊的生活,与苏子卿、陶渊明为友,体现了他的超脱与高洁。诗人感慨自己未能早年结识这样的朋友,但仍深深钦佩其人格魅力,读其佳传诵其诗篇,感叹江南能有如此节操之士实属罕见。
整首诗赞美了夏侯先生的道德风范和人格力量,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