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与此山俱寂寂,未应吾道竟寥寥
出处:《次韵山居 其三》
宋 · 方岳
文如翻海百川朝,不说从前两耳嚣。
径与此山俱寂寂,未应吾道竟寥寥。
一生不办雕龙口,十万谁缠骑鹤腰。
但得草茅休歇去,何如快活有新条。
径与此山俱寂寂,未应吾道竟寥寥。
一生不办雕龙口,十万谁缠骑鹤腰。
但得草茅休歇去,何如快活有新条。
注释
文如:比喻文字丰富多样。翻海:形容思绪众多。
两耳嚣:过去的喧闹。
俱寂寂:非常安静。
吾道:我的人生道路。
竟寥寥:实际上并不孤单。
雕龙口:追求华丽的言辞。
骑鹤腰:形容自由自在的生活。
草茅:简陋的居所。
新条:新的生活或希望。
翻译
文字如同大海翻腾,无数思绪涌来,不再提及过往的喧嚣。我径直与这座山共享宁静,似乎我的道路并非孤独寂寞。
我一生不追求华丽的言辞,无人能束缚我如骑鹤般自由。
只要能在草屋中得到休息,哪里比得上这里的新生活充满快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山林的生活情景和心境。"文如翻海百川朝,不说从前两耳嚣"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无关切割,与世隔绝的情怀。"径与此山俱寂寂,未应吾道竟寥寥"则写出了他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孤独感受,以及对自己独特道路的坚持。
接下来的"一生不办雕龙口,十万谁缠骑鹤腰"表明诗人拒绝了世俗的繁华与功名,而选择了超脱尘世,与道合一。"但得草茅休歇去,何如快活有新条"则展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以及对于新的生活方式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山居生活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