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堂上三生路,已滴燕台颈血殷
出处:《读指南集二首》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绛节生须抱璧还,降笺谁捧尺封闲。
沧波淮海东流水,风雨扬州北固山。
鹃血春啼悲蜀鸟,鸡鸣夜乱度秦关。
琼花堂上三生路,已滴燕台颈血殷。
沧波淮海东流水,风雨扬州北固山。
鹃血春啼悲蜀鸟,鸡鸣夜乱度秦关。
琼花堂上三生路,已滴燕台颈血殷。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所作,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绛节生须抱璧还”描绘了一位怀抱美玉的使者归来的情景,暗示着某种使命或理想难以实现的失落感。次句“降笺谁捧尺封闲”则暗示了书信传递的冷清,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沧波淮海东流水”以壮阔的自然景象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而“风雨扬州北固山”则借扬州北固山的历史背景,寓言世事如梦,风雨沧桑。诗人通过“鹃血春啼悲蜀鸟,鸡鸣夜乱度秦关”,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蜀鸟的哀啼和鸡鸣的深夜,象征着离别和动荡。
最后两句“琼花堂上三生路,已滴燕台颈血殷”以琼花堂和燕台为背景,寓意高贵而短暂的人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牺牲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王夫之独特的历史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