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装玉骏邯郸姬,虎旗绣簇红鸦啼
出处:《征马嘶送归有光》
明 · 俞允文
白杨花飞江水黑,江头行人头尽白。
青山日出烟尘昏,马上谁为都门客?都门豪客长安儿,蒲萄百斛柳千丝。
戎装玉骏邯郸姬,虎旗绣簇红鸦啼。
长安三月春未暮,城中不见游人归。
游人归,醉满堤。
青草长,征马嘶。
青山日出烟尘昏,马上谁为都门客?都门豪客长安儿,蒲萄百斛柳千丝。
戎装玉骏邯郸姬,虎旗绣簇红鸦啼。
长安三月春未暮,城中不见游人归。
游人归,醉满堤。
青草长,征马嘶。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俞允文的《征马嘶送归》描绘了一幅边塞春天的景象。首句“白杨花飞江水黑”以白杨花的飘落和江水的深黑,渲染出一种苍凉而沉寂的氛围。接下来,“江头行人头尽白”暗示了岁月流转,行人的老去,增添了离别的感伤。
“青山日出烟尘昏”描绘了早晨的朦胧景色,与前文形成对比,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但战争的烟尘仍未消散。“马上谁为都门客?”一句引发对战争中身份不明的都门客的同情与关注。
“都门豪客长安儿”至“虎旗绣簇红鸦啼”几句,通过豪华的意象如葡萄美酒、柳丝如丝、玉骏战马和华丽的虎旗,展现了都城长安的繁华,同时也揭示了战争背景下人们生活的奢华与无奈。
“长安三月春未暮”点明时令,然而“城中不见游人归”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人们无法归家的深深忧虑。最后两句“游人归,醉满堤。青草长,征马嘶”,以游人的醉态和马的嘶鸣,形象地表现出人们的无奈与哀愁,以及对和平归乡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景致,融入了浓厚的历史沧桑感和战争带来的悲凉情绪,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