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耿素抱,曷不远行游
出处:《赠紫岩潘庭坚四首 其四》
宋 · 白玉蟾
富贵非足羡,贫贱不足羞。
张仪但有舌,周朴不惜头。
我少亦学剑,到此万年休。
知君耿素抱,曷不远行游。
张仪但有舌,周朴不惜头。
我少亦学剑,到此万年休。
知君耿素抱,曷不远行游。
注释
富贵:富裕和显赫的地位。足羡:值得羡慕。
贫贱:贫穷和低微的出身。
不足羞:不必感到羞耻。
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舌:口才。
周朴:历史人物,可能指代有勇气的人。
不惜头:不顾一切,不畏牺牲。
剑:古代兵器,象征武艺或志向。
万年休:一生已足够,意指不再追求世俗功名。
耿素抱:坚定的信念或高尚的情操。
曷不:何不,表示建议。
远行游:远游探索,寓意追求理想。
翻译
富贵并不是值得羡慕的全部,贫穷低贱也不必感到羞耻。张仪仅凭口才就能左右局势,周朴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我年轻时也曾学剑,但现在觉得一生已足够。
我知道你内心坚定,何不远离此处去远行探索呢?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豪放情怀的诗作。开篇“富贵非足羡,贫贱不足羞”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高远境界,主张不应对富贵感到羡慕,也不应对贫穷感到羞耻。这是古人理想中的修身养性之道,主张内心自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紧接着“张仪但有舌,周朴不惜头”借历史人物张仪与周朴的事迹,来比喻出言谈举止的重要性。张仪以口才著称,而周朴则宁死不屈,这两句强调了为信仰和原则可以付出的代价。
“我少亦学剑,到此万年休”则是诗人个人经历的反映,表达了早年习剑、勇猛果敢的一面,而“万年休”四字,则透露出一股超脱尘世、至高无上的气概。
最后,“知君耿素抱,曷不远行游”则是对友人的劝勉。诗人似乎在鼓励对方,要珍惜内心的纯净和坚守,不应被外界的纷扰所动,应该去追寻更高的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