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姿岂必誇颜色,艳景难教信隐沦
出处:《元旦后四日庄副使斋头见菊花》
清 · 范咸
迎年何事更争新,怪底真成海外春。
花历三时如热客,蓂开五叶俨浮尘。
幽姿岂必誇颜色,艳景难教信隐沦。
输与寒梅仍应候,孤芳不肯早呈身。
花历三时如热客,蓂开五叶俨浮尘。
幽姿岂必誇颜色,艳景难教信隐沦。
输与寒梅仍应候,孤芳不肯早呈身。
鉴赏
这首诗《元旦后四日庄副使斋头见菊花》由清代诗人范咸所作,通过对菊花在元旦后四日于斋头绽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
首句“迎年何事更争新”,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新年到来之际万物竞新的不解,引出对菊花独放的惊奇。接着,“怪底真成海外春”一句,将菊花盛开比作海外的春天,突出了其在冬末春初的独特魅力,赋予了菊花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花历三时如热客,蓂开五叶俨浮尘”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菊花在不同季节开放的情景,将其比作匆匆过客,又似蓂荚(一种象征时间流逝的植物)开出五片叶子,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幽姿岂必誇颜色,艳景难教信隐沦”则进一步赞美了菊花的内在美,指出其美丽并非仅在于外在的颜色,而是一种超越表面的气质和品格,难以被世俗的隐逸生活所掩盖。
最后,“输与寒梅仍应候,孤芳不肯早呈身”表达了诗人对菊花晚开的欣赏和对寒梅早开的惋惜,通过对比,强调了菊花坚守本性、不随波逐流的品质,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品格的期许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也体现了其对生命意义和时间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