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向罗浮去,伊余亦愿随
出处:《喜不思上人来》
唐 · 贯休
沃州那不住,一别许多时。
几度怀君夜,相逢出梦迟。
瓶担千丈瀑,偈是七言诗。
若向罗浮去,伊余亦愿随。
几度怀君夜,相逢出梦迟。
瓶担千丈瀑,偈是七言诗。
若向罗浮去,伊余亦愿随。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住:停留。别:分别。
多:很多。
时:时间。
怀君:怀念你。
夜:夜晚。
出梦迟:从梦中迟迟醒来。
瓶担:肩扛着水瓶。
千丈瀑:形容极高大的瀑布。
偈:佛教中的短诗,用于表达禅意。
七言诗:每句七个字的诗体。
罗浮:道教名山,位于广东。
去:前往。
伊余:指代对方。
愿随:愿意跟随。
翻译
沃洲的美景难以停留,自从分别已过去了许久。多少个夜晚我怀念你,与你的重逢总在梦境中迟迟未来。
肩扛着水瓶走过千丈瀑布,那是我以七言诗的形式表达的心声。
如果能去往罗浮山,我也愿意跟随你一同前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乡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开篇“沃州那不住,一别许多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留恋以及与亲人久别的哀伤情怀。“几度怀君夜,相逢出梦迟”则写出了诗人在漫长的夜晚里多次思念亲人,甚至是在梦中也渴望能够早日相见。这里“梦迟”的用法,增添了一种无奈和急迫的心情。
“瓶担千丈瀑”一句,以壮丽的景象来比喻诗人的感情之深厚。“偈是七言诗”则是对诗歌形式的一种自注,显示了诗人对于艺术形式的自觉和技巧的掌握。
最后两句“若向罗浮去,伊余亦愿随”,表达了一种无论亲人走到哪里,自己都愿意跟随的坚定决心。这里的“罗浮”通常指的是罗浮山,是一个仙境般的地方,这里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美好未来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