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莲漏永螟风细,不觉西陂转若华
出处:《游白兆山寺》
宋 · 宋祁
地枕层岑面势斜,蔽亏原隰在烟霞。
璇题衒目三休阁,宝树沿云四照花。
结社高风思惠远,忘言真理寄毗邪。
铜莲漏永螟风细,不觉西陂转若华。
璇题衒目三休阁,宝树沿云四照花。
结社高风思惠远,忘言真理寄毗邪。
铜莲漏永螟风细,不觉西陂转若华。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寺风光图。开篇“地枕层岑面势斜,蔽亏原隰在烟霞”,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山势起伏、云雾缭绕的自然环境之中。“璇题衒目三休阁,宝树沿云四照花”则具体描写了寺庙的建筑和周围的景色,其中“璇题衒目”指的是装饰华丽的门楣,“三休阁”可能是指寺中的某个特定建筑,而“宝树”、“四照花”则形象地展现了寺旁美丽的自然景观。
接下来的“结社高风思惠远,忘言真理寄毗邪”,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或道教修行之所追求的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净化的境界。其中“结社”可能指寺庙中的某种宗教仪式,“高风”则象征着高洁和超然,"思惠远"表达了对智慧与恩惠的深远思考,而“忘言真理寄毗邪”则是诗人对于真理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最后,“铜莲漏永螟风细,不觉西陂转若华”,通过对时光流逝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时间的静谧与美丽,以及诗人对于这份宁静的欣赏。其中“铜莲”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金属制品,如钟或其他装饰,“漏永螟风细”则是对流水声响和微风细语的描写,而“不觉西陂转若华”则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景色的变换,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周围的景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山寺自然环境与建筑风光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宗教修行和心灵追求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