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人劝我此间来,弦管生衣甑有埃全文

何人劝我此间来,弦管生衣甑有埃

宋 · 苏轼
何人劝我此间来,弦管生衣甑有埃
绿蚁沾唇无百斛,蝗虫扑面已三回。
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
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

注释

何人:谁。
劝:劝说。
衣甑:盛饭的陶器。
埃:灰尘。
绿蚁:形容酒色微绿如蚁浮于表面。
百斛:极言酒量大。
蝗虫:昆虫。
扑面:迎面而来。
磨刀:比喻准备行动。
穷寇:穷途末路的敌人。
洒涕:流泪。
拾弃孩:捡拾被遗弃的孩子。
鲜欢:少有的欢乐。
君:您。
章台:古代长安的街市,这里代指繁华之地。

翻译

是谁劝我来到这里,音乐声中衣甑蒙尘埃。
杯中的酒虽绿却寡淡,如同没有百斛,蝗虫飞舞扑面而来已多次。
我在山谷中磨刀追赶逃亡者,泪水涟涟在城墙上捡拾遗弃的孩子。
担任郡守少有欢乐,你不必为此叹息,这比在尘土飞扬的章台奔忙要强得多。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战乱之余,人民深受其害的诗句。诗人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种种苦难。

"何人劝我此间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不解,似乎是在质问谁让自己陷入这片灾区。"弦管生衣甑有埃"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荒废、颓败的情景,弓箭和乐器都被厚厚的尘埃所覆盖,显示出一段时间内没有人使用它们。

"绿蚁沾唇无百斛"用了一个强烈的比喻,指的是即便是最微小的昆虫也无法从干枯的嘴唇上汲取任何液体,更别说是一顿美酒。接着"蝗虫扑面已三回"则进一步突显了战争中食物短缺、环境恶劣的情况,人们连蝗虫都要吃,以至于脸颊被蝗虫撞击多次。

"磨刀入谷追穷寇"展现了一种无奈的抵抗情状,人们不得不用磨利的刀具去深山老林追赶那些可能成为威胁的敌人。而"洒涕循城拾弃孩"则极其悲壮地描绘了战争中的惨剧:城墙上流淌着泪水,人们在废墟中寻找被遗弃的孩子。

最后两句"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表达了一种对当权者的失望和批判。诗人认为即使是那些负责治理之人的欢乐,也不值得赞叹,因为他们相比于流离失所的百姓,还算是幸运的,他们如同行走在尘土飞扬的章台上。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后果的生动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