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心远自知江不限,日穷谁遣树重遮全文

心远自知江不限,日穷谁遣树重遮

明 · 边贡
滁阳亭馆秣陵槎,百里山城隔浦沙。
心远自知江不限,日穷谁遣树重遮
松间霁月宵行圃,竹里清风晚散衙。
仙吏两乡俱不忝,此中惟恨少琅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滁阳亭馆的景色与氛围,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官场生活的细腻描绘。首联“滁阳亭馆秣陵槎,百里山城隔浦沙”以滁阳的亭馆与远处的秣陵相呼应,通过“百里山城隔浦沙”展现出山水之间的距离感,营造出一种开阔而遥远的意境。

颔联“心远自知江不限,日穷谁遣树重遮”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在“心远”的状态下,诗人认为江水无边无际,似乎暗示着心灵的广阔与自由。同时,“日穷谁遣树重遮”一句,通过树木遮挡阳光的景象,隐喻时间的流逝以及外界环境对心境的影响。

颈联“松间霁月宵行圃,竹里清风晚散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官场的结束。松林间的明月、竹林中的清风,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与白天繁忙的官场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仙吏两乡俱不忝,此中惟恨少琅琊”表达了诗人对同僚的赞赏与对琅琊的怀念。在“仙吏”这一称谓下,诗人对同僚们的工作表现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流露出对琅琊(可能指某地或某人)的思念之情,或许是因为琅琊与当前所处之地或人物有着某种联系,或是诗人对其怀有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远方或特定人物的怀念,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