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乡园看不见,乱山残霭去迢迢
出处:《登报恩寺塔最上一层》
明 · 徐渭
报恩禅塔入云霄,万岁千秋翊圣朝。
讵谓天龙销烬后,尚馀铃铎度江飘。
高临巨浸浮天阔,下见深宫尽日遥。
回首乡园看不见,乱山残霭去迢迢。
讵谓天龙销烬后,尚馀铃铎度江飘。
高临巨浸浮天阔,下见深宫尽日遥。
回首乡园看不见,乱山残霭去迢迢。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登报恩寺塔最上一层》。全诗以登高望远的视角,描绘了报恩禅塔的雄伟壮观,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感慨。
首联“报恩禅塔入云霄,万岁千秋翊圣朝”开篇即点出报恩寺塔的高耸入云,象征着对圣朝的长久支持与庇护,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颔联“讵谓天龙销烬后,尚馀铃铎度江飘”转而描述在时间的长河中,曾经的辉煌与壮丽虽已消逝,但仍有余音袅袅,如同天龙之魂,通过铃铎的飘荡,跨越江水,传递着不灭的精神与记忆。
颈联“高临巨浸浮天阔,下见深宫尽日遥”进一步展现塔身的高耸与视野的辽阔,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天地之间,俯瞰着遥远的深宫,表达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对历史的深思。
尾联“回首乡园看不见,乱山残霭去迢迢”收束全诗,诗人回望故乡,却只见连绵的山脉与淡淡的雾霭,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距离的遥远,引发了对故乡与过去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报恩寺塔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