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子孙欲不坠,祖训勤奉持全文

子孙欲不坠,祖训勤奉持

出处:《云庄劝学
宋末元初 · 陈普
百川皆望东,三才同面离。
半圭崇幼德,六矢志男儿。
孟子道非高,周公言非欺。
要须辨方位,乃识穷陬维。
自从学校废,俗敝柏梁诗。
英才陆沈尽,卓荦非无资。
下车众皆悦,苟且遂成痴。
混澒声一概,沈痼星千期。
天生紫阳子,缨冠而救之。
万类始根理,六经初有师。
立心辨邪正,成德在勤嬉。
曾参作门户,夫子为根涯。
有位民物康,在家兄弟宜。
敬义贯心筠,德业畅根枝。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不从洒扫起,何以为类推。
群居不及义,游宴日相追。
失学莫此甚,一成而百隳。
时文筑衰末,不直埋马帷。
六经不勤读,学荒身亦危。
二刘与三蔡,相牖如埙篪。
师门赖有嗣,流泽今未衰。
子孙欲不坠,祖训勤奉持
不失伯牙心,不患无子期。

拼音版原文

bǎichuānjiēwàngdōngsāncáitóngmiàn

bànguīchóngyòuliùshǐzhìnánér

mèngdàofēigāozhōugōngyánfēi

yàobiànfāngwèinǎishíqióngzōuwéi

cóngxuéxiàofèibǎiliángshī

yīngcáishěnjìnzhuóluòfēi

xiàchēzhòngjiēyuègǒuqiěsuìchéngchī

hùnhòngshēnggàishěnxīngqiān

tiānshēngyángyīngguānérjiùzhī

wànlèishǐgēnliùjīngchūyǒushī

xīnbiànxiézhèngchéngzàiqín

céngcānzuòménwèigēn

yǒuwèimínkāngzàijiāxiōng

jìngguànxīnyúnchànggēnzhī

xíngyuǎněrdēnggāobēi

cóngsǎowèilèituī

qúnyóuyànxiāngzhuī

shīxuéshènchéngérbǎihuī

shíwénzhùshuāizhímáiwéi

liùjīngqínxuéhuāngshēnwēi

èrliúsāncàixiāngyǒuxūnchí

shīménlàiyǒuliújīnwèishuāi

sūnzhuìxùnqínfèngchí

shībǎixīnhuàn

翻译

江河皆向东流,天地人三者分离。
半圭象征美德,六矢展现男儿志向。
孟子之道不高深,周公之言非虚妄。
辨别方向很重要,才能理解偏远之地。
自从学校废弃后,文风败坏,诗歌不再雅致。
杰出人才埋没,才华并非无处施展。
官员上任众人欢,但若苟且则成愚痴。
混乱之声充斥,顽疾困扰千年。
紫阳子天降,以智慧冠冕拯救。
万物根源在于道理,六经最初设立教师。
树立正念,品德靠勤奋和娱乐培养。
曾参开启门派,孔子奠定根基。
位高则民安,家中兄弟和睦。
敬爱和义理贯穿内心,德行和事业繁荣。
行远路从近处开始,登高需谦逊。
不从基础做起,怎能推及广泛。
群居若无道义,每日沉迷游乐。
失学的危害最大,一旦堕落难以挽回。
时文风气衰微,不应只看重表面。
不勤读六经,学问荒废自身危险。
二刘与三蔡相互启发,师门后继有人。
师门传承未断,恩泽至今仍在延续。
子孙要保持家族兴盛,谨记祖训。
不失伯牙之心,不愁后代无人接续。

注释

百川:众多河流。
三才:天地人。
半圭:象征美德。
六矢:代表男儿志向。
孟子:儒家重要人物。
周公:古代贤臣。
方位:地理或抽象的方向。
穷陬维:偏远之地。
学校:教育机构。
俗敝:风俗败坏。
陆沈:沉沦,埋没。
卓荦:卓越出众。
下车:官员到任。
曾参:孔子弟子。
敬义:尊敬和道义。
伯牙:古代音乐家。

鉴赏

这首诗名为《云庄劝学》,是宋代末年至元初诗人陈普的作品。诗中以自然现象和历史典故为喻,劝勉人们重视教育,尤其是儒家经典的学习。首联“百川皆望东,三才同面离”形象地描绘了万物向阳的景象,暗示学习的方向。接着,诗人强调幼德培养和男儿志向的重要性,提到孟子和周公的思想并非高不可攀,而是需要辨别方向,才能深入理解。

诗中批评了学校废弃后,社会风气的败坏,指出英才被埋没,人们趋于苟且。诗人推崇紫阳子(可能指朱熹)的教诲,认为他是六经的启蒙者,倡导立心明辨,勤奋修身。他还引用曾参和孔子的典故,强调家庭教育和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诗人批评了当时忽视基础教育的现象,认为不从日常小事做起,无法通达大道。他批评群居中缺乏道义,游宴过度,学业荒废,认为这是失学的最大悲哀。最后,他呼吁回归经典阅读,传承优良家风,保持对音乐和道德的追求,以期子孙后代能延续家族的教化传统。

总的来说,《云庄劝学》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劝学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深刻见解,具有鲜明的时代和社会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