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看山不见山,东风吹我过前滩
出处:《阻风泊江州对岸》
宋 · 项安世
城下看山不见山,东风吹我过前滩。
横陈庐阜沧波上,十二云鬟得细看。
横陈庐阜沧波上,十二云鬟得细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城下:指城市下方或者城墙下的某个位置。东风:春天的风,也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过:经过,穿过。
前滩:前方的沙滩。
庐阜:庐山和鄱阳湖之间的区域,这里泛指山水景色。
沧波:苍茫的水面,形容湖水或江水。
十二云鬟:形容女子的秀发如云,这里可能比喻庐山的峰峦起伏。
细看:仔细观看,欣赏。
翻译
在城下眺望山峦,却看不见它们的真面目。东风轻轻吹过,带我走过前面的沙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停船江州对岸时的景象。首句"城下看山不见山"运用了巧妙的视角,暗示由于雾气或远距离,原本应清晰可见的山峦在眼前变得模糊,难以辨识。次句"东风吹我过前滩"则写出诗人被风吹动,船只前行,尽管视线受阻,但风势助他渡过滩头,增添了动态感。
第三句"横陈庐阜沧波上"进一步描绘了庐山在水面上的倒影,"庐阜"即庐山,"沧波"则显出江面的苍茫,使得画面更具诗意。最后一句"十二云鬟得细看"以女子的发髻比喻庐山的峰峦,"十二云鬟"形容山峰错落有致,如同女子秀美的发髻般精致,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滞留江边时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以及对庐山美景的欣赏与赞叹。项安世的诗风清新自然,此诗正是其风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