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色空勘破偏盲久,记诵俱忘一载馀全文

色空勘破偏盲久,记诵俱忘一载馀

宋 · 刘克庄
□□先帝开宣室,频领群儒上石渠。
奏牍三千前日事,寓言十九暮年书。
色空勘破偏盲久,记诵俱忘一载馀
西晋诸人惟乐令,肯将名教矫玄虚。

注释

宣室:古代宫殿中的正室,这里指汉代文帝的宣室殿,常用来比喻君主接见臣子的地方。
寓言十九:指用寓意深刻的故事或言论来表达深奥的道理。
乐令:指西晋时期的名士嵇康,字叔夜,因其喜好音乐,故有此称,以其敢于直言而著称。

翻译

从前的皇帝在宣室召见群儒,频繁地讨论学问于石渠阁。
过去的奏章文献如山,都是早年的往事,晚年时写的大多是寓言式的文字。
对于色与空的道理已经看透,记忆力大不如前,已经过去了一年多。
西晋时期的人们只有像乐令那样的,才会愿意用真实的道理纠正玄虚的学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新凉理故书有感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古人修史和治学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记载的重视以及对学术传承的尊崇。

"□□先帝开宣室,频领群儒上石渠。" 这两句以汉武帝开辟石渠为例,显示出古代帝王对于文化教育的推崇,以及士人对于学问的追求。"宣室"指的是设在宫中的学习之所,而"石渠"则是古代著名的学府。

"奏牍三千前日事,寓言十九暮年书。" 这两句提及的是历史记载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奏牍"指的是官方文书,如奏章、公文等,数量之多达到了三千件;而"十九暮年书"则是对古人晚年仍然致力于著述的赞颂。

"色空勘破偏盲久,记诵俱忘一载馀。"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某些被忽视或遗忘的学问重视,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挽救那些即将消逝的知识和文化。

"西晋诸人惟乐令,肯将名教矫玄虚。" 最后两句则是对西晋时期那些贤能之士的推崇,他们不仅乐于接受儒家之道,而且还致力于其教义的传播和发展。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学术活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文化的珍视,以及对于学问传承的责任感。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