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楼台新雨候,长安风物早秋容
出处:《秋初望西山有雾气如雪偶成》
明 · 陆深
日照西岩晓雾封,恍然遥对雪山峰。
奔波十载有万里,云水半生知几重。
天上楼台新雨候,长安风物早秋容。
长趋馆阁惭无补,日近烟霄五色龙。
奔波十载有万里,云水半生知几重。
天上楼台新雨候,长安风物早秋容。
长趋馆阁惭无补,日近烟霄五色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秋时节远眺西山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首联“日照西岩晓雾封,恍然遥对雪山峰”,开篇即以晨光初照、雾气缭绕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诗人站在远处,仿佛与雪山遥相对望,这种视觉上的对比和距离感,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向往或孤独。
颔联“奔波十载有万里,云水半生知几重”,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跨度,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反思。十年的奔波,跨越万里的路程,不仅是在地理上的行走,也是在心灵上的探索与成长。同时,“云水半生知几重”一句,以云水的变幻莫测比喻人生的复杂多变,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旅程中不确定性的深刻理解。
颈联“天上楼台新雨候,长安风物早秋容”,转而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长安城早秋景象的图卷。新雨后的天空,仿佛洗尽铅华,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长安城的风物,在早秋的季节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既有自然界的更迭,也蕴含着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尾联“长趋馆阁惭无补,日近烟霄五色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角色与社会责任的思考。面对官场的馆阁,诗人自谦地表示感到愧疚,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或许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然而,最后一句“日近烟霄五色龙”又透露出一丝乐观与希望,暗示着即便身处尘世,仍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追求,如同接近天际的五色龙一般,象征着理想与希望的光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