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走风尘吏,中兴国学师
出处:《将之邯郸答高正甫博士二首》
明 · 卢龙云
再上燕台日,还思粤岭时。
千山辞瘴疠,五斗复腰肢。
下走风尘吏,中兴国学师。
未称劳逸远,诗句许相思。
千山辞瘴疠,五斗复腰肢。
下走风尘吏,中兴国学师。
未称劳逸远,诗句许相思。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卢龙云在即将前往邯郸之际,对过去在粤岭生活的回忆与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反思。
首句“再上燕台日,还思粤岭时”,诗人回顾了自己再次踏上燕台(这里可能指北京或其他北方城市)的日子,心中却依然怀念着粤岭(可能指广东一带),流露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思绪。
“千山辞瘴疠,五斗复腰肢”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离开充满瘴气的山区,回到家乡后身体恢复健康的情景。这里的“千山”代表了遥远的山区,“瘴疠”则象征着那里的恶劣环境,而“五斗”则可能是借用了古代文人因微薄俸禄而自嘲的典故,暗示了诗人从艰苦环境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自由与活力的状态。
“下走风尘吏,中兴国学师”两句,诗人或许是在自谦或感慨自己的身份变化。从“风尘吏”到“国学师”,既体现了他从基层官吏到教育者的转变,也可能暗含了对国家文化复兴的期待与参与。
最后,“未称劳逸远,诗句许相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劳逸结合的思考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这两句既是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许,通过诗歌的形式抒发了内心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往生活的深情回忆,也有对未来道路的深思熟虑,以及对文化传承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