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似女巫多姣服,天生南楚好微辞
出处:《赠汉阳罗生》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白云红叶汉江湄,屈宋精灵应在兹。
人似女巫多姣服,天生南楚好微辞。
双吹玉笛招黄鹄,一变离骚作竹枝。
神禹庙前波浩淼,系舟同读岳山碑。
人似女巫多姣服,天生南楚好微辞。
双吹玉笛招黄鹄,一变离骚作竹枝。
神禹庙前波浩淼,系舟同读岳山碑。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赠汉阳罗生》。诗中描绘了一幅汉江边的秋日景象,以白云与红叶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诗人通过“屈宋精灵”这一比喻,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巨匠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和向往。
“人似女巫多姣服”,形象地描绘了汉阳罗生(即诗中的收件人)的服饰之美,也隐含着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接着,“天生南楚好微辞”一句,既是对罗生个人才华的肯定,也暗指其作品中蕴含的深邃意蕴,如同南楚之地的文学传统一样,充满了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双吹玉笛招黄鹄,一变离骚作竹枝”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拟人化的手法,将罗生比作能吹奏美妙笛声的诗人,吸引着黄鹄这样的高雅之物,同时又巧妙地将罗生的作品与屈原的《离骚》相联系,表明其作品既有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又有创新之处,如同将《离骚》的传统主题转化为更加贴近现代生活的“竹枝词”。
最后,“神禹庙前波浩淼,系舟同读岳山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画面,神禹庙前的江水波光粼粼,诗人与罗生一同停泊小舟,共同阅读岳山碑文,象征着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共同追寻与尊重。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融合,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艺术与历史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