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远在浙江东,景物应曾到梦中
出处:《酬陈叔裕四首 其四》
宋 · 王炎
天台远在浙江东,景物应曾到梦中。
但有锦囊盛白雪,苦无罗袜舞回风。
闭门花鸟春心薄,隐几诗书日力穷。
益友琢磨吾岂敢,西邻仙吏有诗翁。
但有锦囊盛白雪,苦无罗袜舞回风。
闭门花鸟春心薄,隐几诗书日力穷。
益友琢磨吾岂敢,西邻仙吏有诗翁。
注释
天台:指天台山,古代名胜。浙江东:浙江东部地区。
景物:风景。
应曾:应当曾经。
梦中:梦境。
锦囊:古时文人常用来装诗文的袋子。
白雪:比喻优美的诗文。
罗袜:古代女子穿的丝袜,这里代指美女。
舞回风:形容女子轻盈曼妙的舞姿。
闭门:关门在家。
花鸟:自然界的花和鸟。
春心:春天的情感或兴趣。
薄:淡薄,不浓烈。
日力:白天的精力。
益友:有益的朋友。
琢磨:互相切磋,提升。
岂敢:怎么敢。
仙吏:有仙人气质的官员。
诗翁:爱好诗歌的老人。
翻译
天台山远在浙江东部,那里的景色想必曾入我梦中。只有锦囊装满白如雪的文字,可惜没有罗袜轻舞引来清风的场景。
闭门独处,花鸟虽好却触动不了春天的心意,读书作诗已耗尽我白天的精力。
面对益友的砥砺,我怎敢懈怠?西边邻居有位诗兴浓厚的老者,他是我的榜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个人内心的文学追求。开篇两句“天台远在浙江东,景物应曾到梦中。”描绘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向往之情,天台山虽然遥远,但其美丽的景致已经出现在诗人的梦中,这里的“梦”字用得非常妙,既表达了对远方的眷恋,也隐含着一种不易实现的理想。
紧接着,“但有锦囊盛白雪,苦无罗袜舞回风。”这两句通过对比手中的“锦囊”(可能是一种信物或礼物)与缺少的“罗袜”(古代女子跳舞时所穿的装饰性衣物),表达了诗人虽然有物质上的丰厚馈赠,但在精神上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仍然不能满足。这里的“白雪”与“回风”都带有一种洁净和自由的意象,强化了这种情感。
中间两句“闭门花鸟春心薄,隐几诗书日力穷。”则描绘了一种退隐生活的情景。诗人在春天里关上门户,与花鸟为伴,对外界的喧嚣已经不再放在心上,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文学创作中,尽管每天都在努力,但仍旧感到力不从心。
最后两句“益友琢磨吾岂敢,西邻仙吏有诗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文学修养的自信。这里的“益友”指的是能够帮助自己提升和成长的朋友,“琢磨”是精心雕琢的意思,而“西邻仙吏有诗翁”则是说邻近有位文采斐然的官员,这里的“仙吏”并非真实存在的人物,更多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文学交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人际关系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