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荡野渡阔,岩口取微冥
出处:《电白道中》
清 · 翁方刚
蛙蝈亦未鸣,稻区半黄青。
时见三折水,断苇涵明星。
荡荡野渡阔,岩口取微冥。
沙户犁未停,村火窗犹荧。
负戴者谁子,役车上远陉。
岂知劳者思,折麻感微馨。
缅彼丘中琴,惓此野际苹。
孰云玩回转,得展耳目营。
时见三折水,断苇涵明星。
荡荡野渡阔,岩口取微冥。
沙户犁未停,村火窗犹荧。
负戴者谁子,役车上远陉。
岂知劳者思,折麻感微馨。
缅彼丘中琴,惓此野际苹。
孰云玩回转,得展耳目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代诗人翁方刚在电白道中的所见所感。首句“蛙蝈亦未鸣,稻区半黄青”以蛙鸣的缺失和稻田的半黄半青,展现了初秋的宁静与丰收的气息。接下来,“时见三折水,断苇涵明星”描绘了河面曲折,星光映照在断裂的芦苇上的景象,显得静谧而富有诗意。
“荡荡野渡阔,岩口取微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展现出开阔的野外渡口和幽深的山岩,营造出一种旷远的意境。随后,“沙户犁未停,村火窗犹荧”写农夫们仍在辛勤耕耘,家家户户的灯火闪烁,显示出生活的繁忙与温暖。
“负戴者谁子,役车上远陉”聚焦到劳作的人们,他们肩扛手提,驱车远行,流露出对他们的艰辛生活的同情。“岂知劳者思,折麻感微馨”表达了诗人对劳动者默默付出的感慨,以及对他们细微情感的体察。
最后两句“缅彼丘中琴,惓此野际苹”通过丘陵中的琴声和田野间的草木,寄寓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结尾“孰云玩回转,得展耳目营”则揭示了诗人对忙碌生活中片刻休闲的渴望,希望能借此舒展身心,享受自然之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清人翁方刚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