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迎千骑歌来暮,辄为三农愿岁丰
出处:《常德张使君祈晴有应为赋二首》
明 · 卢龙云
相府曾传燮理功,风流作郡此堪同。
方迎千骑歌来暮,辄为三农愿岁丰。
穑事已占虹见外,民愁不在雨阴中。
归朝有问闾阎隐,疾苦无须对泽鸿。
方迎千骑歌来暮,辄为三农愿岁丰。
穑事已占虹见外,民愁不在雨阴中。
归朝有问闾阎隐,疾苦无须对泽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张使君的地方官员,他在常德任职期间展现了卓越的治理能力与风度。诗中通过“相府曾传燮理功”,暗示了张使君在过往的官职中就有过出色的行政管理业绩。接着,“风流作郡此堪同”则赞美了他将这种卓越的治理风格带到了常德,使得当地同样能享受到他的智慧与魅力。
“方迎千骑歌来暮”描绘了张使君离任时,民众以热烈的欢迎和歌唱表达对他的不舍之情,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地方的深厚影响,也反映了民众对他的高度评价。而“辄为三农愿岁丰”则进一步强调了张使君在农业方面的贡献,他关心百姓的生计,希望每年都能五谷丰登,确保农民的福祉。
“穑事已占虹见外”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政治治理联系起来,暗示张使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地方风调雨顺,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同时,这也是一种象征手法,表明张使君的政绩如同彩虹一般,给地方带来了美好的景象。
“民愁不在雨阴中”则表达了张使君在任期间,通过有效的治理措施,使得民众不再因恶劣天气而担忧,生活得以安定。这不仅是对张使君个人能力的赞扬,也是对他在任期内所取得的治理成果的高度肯定。
最后,“归朝有问闾阎隐,疾苦无须对泽鸿”两句表达了对张使君离开后,人们对于他的怀念以及对他留下的良好治理成果的期待。这里的“疾苦”指的是民众的困难与痛苦,而“泽鸿”则比喻为张使君,暗示即使他离开了,民众依然能够感受到他的关怀与帮助,仿佛他仍在为他们解决疾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使君在常德任职期间的政绩与品德的描绘,展现了一位深得民心、勤政爱民的地方官员形象,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扬与深切怀念。